新华社重庆1月24日电题:五个“世界第一”是如何实现的——京东方以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调查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
在持续多年以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7%的强力推动下,2015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全球业内专利申请量、产品首发覆盖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高性能超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毛利率五个“世界第一”。记者近日深入京东方采访了解到,京东方的强势崛起,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液晶显示产业格局,还持续推动了行业供给侧提升,成为以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样板企业。
参观重庆京东方展示厅,几乎是每位到访者的“必选项目”。在这里,记者领略了京东方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全球首款98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全球首款10K超高清显示屏,都代表着未来显示技术方向;可触摸透明显示屏制成的冰箱“玻璃门”,不仅冰箱内的物品一览无余,还具有播放视频及各种便利生活的物联网功能;一面看似普通的穿衣镜,轻轻一点就变换为具备多项功能的触控显示屏……
“尽管这些产品目前还是小批量定制,但未来的智能社会生活就在眼前。”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耒来说。
先进技术绝不是买来的,而是要靠自主创新形成能随时掌握主动权的技术优势,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
京东方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中国液晶面板产业自强创新史——京东方1993年由北京电子管厂改制成立,1998年早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尚未“觉醒”之前,京东方就做出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2003年,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电子TFT-LCD业务、相关专利和团队,开启了中国企业进军液晶显示的征程;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自主建成首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液晶显示屏的历史。
此后,京东方以持续创新不断迈向产业高端,自主技术能力从非晶硅TFT-LCD逐步发展到高性能a-SiTFT-LCD、OxideTFT-LCD和AOLED等新型半导体显示领域,在超高清、高透过率、低功耗、超窄边框、3D显示、触控、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技术前沿取得显著成绩,超大尺寸8K、10K等创新产品多次问鼎全球大奖。
“春天不播种,秋天就没收获。”孙耒来告诉记者,京东方成立伊始,就把前瞻性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仅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的突破,还极大提高了产业化能力:2010年实现量产的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液晶电视屏的历史;2011年在北京投产的大陆地区首条第8.5代TFT-LCD生产线,实现了全系列液晶屏国产化;2013年在鄂尔多斯投产的第5.5代AMOLED生产线,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创新的AMOLED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
目前,京东方已建成生产线7条、在建3条,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自主掌握平板显示产业完整技术、可提供全系列产品的企业。特别是2015年底京东方在合肥开工建设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核心工艺技术将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本世纪初,一台15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售价在3000元左右,但目前同尺寸且显示精度数倍提升的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不到1000元、最低仅需300多元。液晶显示器价格一路走低的转折点,正是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投产的大陆地区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
“大陆地区每年进口的液晶面板一度超过500亿美元,最近十多年京东方发挥的直接作用,就是打破国外对液晶面板的垄断、推动了价格降低,使中国老百姓享受价廉质优产品的同时,还节约了上千亿元的购买成本。”孙耒来说。
但仅从成本和价格角度看待京东方对产业供给侧变革的贡献仍显片面,更为重要的是对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巨大推动。
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引导和京东方的带动下,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在10年间迅速崛起并跻身全球前列,产业格局由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三足鼎立”转变为当前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国四地”并立。
2005年和2013年,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全球第九和第五,2015年京东方站稳全球第四的位置。“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和出货量不断攀升,2018年京东方将有望跻身全球前三强,届时大陆地区液晶面板出货面积也有望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孙耒来说。
半导体显示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行业,行业竞争极其激烈,动辄数百亿元投资、瞬息万变的技术变革,让不少企业望而生畏。
2012年底,京东方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共同投资328亿元建设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如此体量的投资超过了单一企业的承受能力,关键在于投资模式创新——328亿元投资中,一部分资本金由重庆市政府及其指定的投资平台通过市场行为购买京东方定向增发的股票,其余部分由京东方自筹和银行贷款解决,从而破解了资金来源问题。
从开工建设到产品点亮,重庆京东方8.5代线项目历时16.5个月,不仅创造了业内最快建设速度,还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极大提升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本地配套供给能力。
跟随着京东方的脚步,美国康宁、日本住友化学、韩国东进化学等近20家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为重庆增添了一个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推动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由制造为主向研发制造一体化转变。
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基于对行业技术特点和周期波动的深刻认识,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提出了与“摩尔定律”相似的半导体显示企业“生存定律”:若产品的价格不变,产品性能必须每36个月提升一倍以上,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在京东方内部,王东升将技术进步速度要求提高了一倍。“别人要6个月开发出来的产品,我们争取用3个月就开发出来,那才有竞争力。”
在这一“生存定律”的引导下,京东方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占比超过7%,远高于业内3%-5%的水平,并逐步建立起以北京京东方前瞻显示技术实验室主攻前沿技术、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主攻应用研发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5年京东方迎来又一个创新成果“丰收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6156件,是2012年的10倍,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4万件。凭借这些创新成果,京东方实现了全球业内专利申请量第一、产品首发覆盖率第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第一、高性能超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毛利率第一。
在王东升看来,目前行业竞争激烈的实质是同质化产品太多,比如液晶电视面板,现在市场主流产品是40多英寸,但随着市场需求向大屏幕、超高清发展,65英寸以上面板产能不足、供不应求。“我们的目标是要把8K的成本做到像4K一样,把4K的成本做到像2K一样,以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更多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在竞争白热化的半导体显示领域,京东方并不甘于只做显示器件供应商。2014年下半年以来,京东方陆续推出智能终端产品Alta、投建10.5代生产线、成立智慧系统事业部、跨界打造延伸产业等一系列“组合拳”,把目光锁定了未来。
“创新和转型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两个关键词。”按照王东升的规划,京东方将加速向软硬融合、应用整合、服务化方向转变,力争成为营业收入超千亿美元的跨界科技公司。
厚积薄发的技术优势,为京东方确保行业领先地位、推动转型发展打下了基础。京东方顺势提出“DSH”转型方向:“D”指的是显示器件,“S”指的是智慧系统,“H”指的是健康服务。
“未来京东方将通过物联网直接面对个人消费市场,所能提供的将不再是单纯的一块显示屏,而是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节能显示的智慧系统解决方案。”王东升说。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