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题:“炒号黄牛”肆虐:“零容忍”口号下的不治绝症?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李亚红
五味杂陈!一张医院300元的专家号,竟被炒到了4500元!这是一段网上视频披露出的真实一幕。
“黄牛”肆虐!这样的一幕又哪里仅仅局限在事发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神经触痛,议论汹涌。公众期待追踪原委,更渴望获得一个答案:在鲜明的“零容忍”口号下,近年来密集出台的医治炒号“黄牛”举措为何如此羸弱乏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猖獗“黄牛”真的成了不治绝症?
热播的视频中,一名白衣女子在医院大厅情绪激动,怒斥“黄牛”将300元的挂号费炒到4500元,指责医院与“黄牛”里应外合,害得她从外地赶来排了一天队都没挂到号。
面对汹涌舆情,事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回应称:事件发生在1月19日,视频中的女患者未挂上脾胃病科专家号,发生了视频里的一幕,并拨打110报警。经医院初步调查,此次事件无保安参与倒号的行为及证据。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最终结论以警方调查核实为准。
记者赴广安门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采访时,在这些医院附近,均有人上前询问“专家号,要吗?”多位排队挂号的患者认为,“号贩子”大多数是内外勾结而形成。他们表示,“号贩子”一般都是长期盘踞一家医院,如果医院说毫不知情,让人难以置信。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26日表示,“号贩子”严重扰乱医院治安和就医环境,在社会上造成很坏影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对依法打击“号贩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始终采取“零容忍”。
“黄牛”猖獗,何止北京。
在广州,由于我国儿童发育障碍领域专家稀缺,而儿童自闭症等发育障碍患病率逐年上涨,中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专家组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邹小兵教授的号源成了“黄牛”眼中的香饽饽。
“我们开放半年时间预约挂号,1月26日可以预约7月26日的门诊。但基本上每天早上8点后,5至10分钟内半年后的号就全部预约满了。”邹小兵说。
“一些从外地来的患儿家长告诉我,为了给孩子看病,除了往来交通跋涉,还从号贩子手中花5000多元买我的号。我很为家长难受,也为自己难受。”他说,“‘黄牛’倒号,首先让患者花费很多钱,其次也对专家很不公平:我辛苦看病,‘黄牛’倒号赚钱。”
在医院外的“黄牛”手中,邹小兵的号已经炒到了5000余元。但是,除了周三专家号要80元外,他的挂号费都是9元钱。
应当看到,为打击“号贩子”,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多地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将“号贩子”刑事拘留。但结果是,这些人一出来往往还会“重操旧业”,而且队伍甚至更为庞大。
广安门医院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医院平时经常有“黄牛”来“捣乱”。保安发现票贩子后,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轰他们走。
一个不争事实是:针对近年来各地卫生部门、医院采取的多种措施,网上“黄牛党”炒号手段也在“与时俱进”。
邹小兵说,医院曾想出网上预约、实名登记、核对姓名身份证等很多办法,但“黄牛党”总有对策。例如,医院识别相同的电话号码就拒绝挂号,但是“黄牛党”换了电话继续打。
“我们经常发现‘黄牛’在一些挂号网站用虚假的名字预约,约好了拿去卖,让患者用他们编造的姓名看病。”邹小兵说。
据调查,“黄牛”炒号有四条途径:一是和患者联系后,拿着患者的就诊卡到医院彻夜排队“占坑”挂号;二是“号贩子”拿着患者的病例和就诊卡找医生,说是病人亲属,请求医生加号;三是“号贩子”24小时不断线地通过电话、网络预约挂号,抢占号源。一旦找到买主,就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取消,然后用买主信息立即重新预约;四是把预约上的号直接卖给患者,患者拿着不是自己名字的号看病。由于医院无权查患者的身份证,遇到不配合的患者,医院也无计可施。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炒号”已然成为中国的一门职业,“炒号”工作模式已经从街边模式转到“互联网+”模式,形形色色的APP公司应运而生。
为什么这些新出现的挂号APP、挂号网站能够挂到稀缺号源?记者从一些网站了解到,网络“黄牛”会事先用不同的名字注册一批账户,用几十部电话、多台电脑“秒杀器”同时抢号。一位客服打包票说,“就像抢火车票一样,我们也有‘抢号’软件,可以保证能挂到号。”
“挂号难”实际上是“挂名专家难”,稀缺矛盾造成了“黄牛”泛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高小俊介绍,截至2015年7月,北京市共有146家医院接入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服务。但是,目前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提供号源的整体预约率还不到30%,也就是七成以上的号源并未约出,其中大多是普通号和专科号。号源全部约满的情况,集中出现在知名医院知名科室的高职称专家号上。
业内建议,继续加大对号贩子的打击力度。高小俊说,患者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线索证据。
邹小兵说,打击“黄牛”可借鉴火车票实名制的做法。此外,网络炒号都有支付账号,查实了可以封掉“黄牛”的账号。
重要的是,回归就医公平,不仅要严厉打击“黄牛”,还需要铲除“黄牛”生存的土壤。
高小俊说,由于优质医疗资源或专家号总量有限,加之层级就医模式尚不完善,大医院专家号源的稀缺和患者需求间的资源供给矛盾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仅通过对单一预约平台服务方式的调整难以完全解决。“结构性”挂号难现象,需要通过对医疗资源布局的调整、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完善等多种方式解决。
“真正搞好基层医疗,把患者留在家门口,才能让‘黄牛’没有生存的土壤。”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医改办主任黄飞认为,“黄牛党”仍存在,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基层医疗薄弱。
黄飞介绍,广东省正推进分级诊疗,对县域内的患者流向作精准分析,找出患者“流出”的科室,即基层的弱项,通过对口帮扶给基层补短板。在这样的“精准帮扶”下,长年人满为患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量往年呈两位数增长,而2015年负增长4%至5%;第二梯队医院门诊量也开始负增长或与上年持平。
“医院有副主任医师,有主治大夫、住院医生等等,他们看病都训练有素。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要找专家,也不是非要找到哪个专家才行。真的没必要从‘黄牛’那里花天价买号。”邹小兵说。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