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董明珠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在首都国际机场前往国贸的路上,阳光肆意地穿过车窗,倾洒在她的脸上,为这张棱角分明,紧绷着的脸平添了几分柔情。40几分钟的车程,董明珠精力充沛。且不说这寒冬午时,勾人倦意的慵懒日光,即便早上坐了3个多小时的飞机也没能让她显出疲态。只有当她拿起手机,眯起眼睛看消息时,才让人隐隐感受到她的实际年龄。
她的手机是一部簇新的格力手机——为她招致种种非议的“祸首”。
一切似乎发生的毫无征兆,当人们还沉浸在她与雷军的10亿对赌中,津津乐道这定是一场事先策划好的营销时,这位中国家电行业的女王已然跨界成了格力手机的创始人,并把自己的照片、签名和问候语植入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
一时间质疑与唱衰齐飞。
“我觉得(消费者)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理解?但你不可能要100个人中都能理解,在任何时刻都做不到。”提及开机画面,董明珠说,“我听到的(网上反应)都是挺好的。”
如今,格力1代手机的结局似乎有“烂尾”之势——它至今仍未进入大众市场渠道,而根据董明珠最近向媒体透露的说法,新一代的格力手机已经准备就绪,格力手机2代目前已经完成了备货。
“我觉得本身我的手机因为产能的问题,远远不够市场的供应,那我想还是用这样小小的范围(格力内部员工),慢慢让人们来认识格力手机是个什么样的手机。”董明珠向澎湃新闻回应格力1代手机的命运。
她的秘书用的便是格力手机,手机屏幕角上有些裂痕,他说是摔坏的。在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总部,当澎湃新闻记者提出想参观格力手机的研发地,董明珠的下属表示,这是公司的最高机密,不知道在哪儿。
又或许是不能说。
在格力,不能说的话题有很多。比如一名下属称,不方便向媒体透露除统一口径以外关于董明珠的信息,也不有对她作出评论,甚至不方便出镜。他的逻辑是,连公司官网公布的高管名单中都只有董明珠一人,下属怎么可以在不受允许的情况下出镜甚至评论?
于是,只有当董明珠远远走来,看起来眉宇舒展时,这名下属才会小声议论一句:“你们运气好,今天董总心情不错。”
董明珠不会犯错,显然是“统一口径”之一。
一名市场部的高管告诉澎湃新闻,有些时候下属特别期待董明珠犯一次错。他提到在几次关于格力重大战略的商讨中,公司高管几乎都与董明珠的决策对立,但她十分坚持。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老总一定错了,不过事实证明最后董明珠是对的。“这么几次以后,大家就不再怀疑她的决策。相信她一定是对的。”
对于董明珠而言,她不允许自己犯错:“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全职负责,所以她必须不能犯错,这个不用商量。”言及此,她的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威严、强势——董明珠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用来让别人屈服的态度:“你要让自己的行为令别人觉得应该尊重。我觉得尊重和畏惧是两个概念。但是人很多时候是混淆,把尊重也认为是畏惧。”
澎湃新闻记者在北京接触到格力一名负责销售的下属,他用“敬畏”总结自己对董明珠的感受。
"敬’多一些,还是‘畏’多一些?”
他哈哈一笑,默不作声。
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接受专访。 寇聪 澎湃资料图
【对话董明珠】
谈制度:下属“敬畏我”不会失去创新动力
澎湃新闻:格力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规范,人非常规矩,就是那种制度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你的“制度为王”。但在当下鼓励创新的环境下,你觉得这个制度对格力而言是不是最重要的?
董明珠:我觉得制度实际上是推动创新的。我认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就无法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我们建立制度是让更多人能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不认为这种制度是破坏创新的,按照你刚刚说的,制度好像是不能够让人们创新,我觉得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澎湃新闻:倒不是说制度不让人创新。比如我发现让你的下属评价,或让他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他就会觉得这个有点为难他了。你之前是做销售的,当时你打破了很多固有的规矩和既有的一些经验,但你现在设置了这样一个制度环境。
董明珠:这个制度并不影响他讲话,制度影响我们的行为。听你刚刚讲,感觉我的下属变成语言都受控,我觉得这跟制度是没关系的。
澎湃新闻:但是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非常敬畏你,他们怕在你面前说错话。
董明珠:那至于他怕说错话,本身一个很好的员工他不应该说错话,而不是因为怕而不说错话。
澎湃新闻:所以我就很担心在这样一个他们敬畏你、觉得你做的所有决策全是对的环境下,他们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董明珠:那不可能,我也不是神仙,我尽我最大能耐让所有人去创新,而不是说让所有人都是封闭式的。
澎湃新闻:百密终有一疏,你觉得你有没有做过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决策?
董明珠: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全职负责,所以她必须不能犯错,这个不用商量。
澎湃新闻:但很多事情不可控。
董明珠:不可控是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可控,无私无畏。如果你个人的东西想多了,你肯定就会不可控;你放弃自己,我觉得所有东西都能控。
谈互联网:选哪家电商合作只看谁对消费者负责
澎湃新闻:比如说像互联网这种环境就完全不可控。
董明珠:我并不认为互联网存在什么可控不可控。互联网是干什么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互联网就是让我们制造业能够快速地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它就是这个作用,怎么叫不可控呢?
澎湃新闻:从我们媒体来说,我们现在也面临一个转型,从传统到新媒体。但像我们澎湃,我们生产再好的内容也需要门户来推,这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
董明珠:那它也一个工具,你让门户推,那你为什么不能去建个门户呢?没人禁止你去建,你完全有能力建,问题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去建呢?
澎湃新闻:你建议我们自己建门户,可你现在在跟天猫、京东合作,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做电商?董明珠:合作也是一种方式,自己单干也是一种方式,没有绝对的一种方式。所以选择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澎湃新闻:相比阿里,京东哪里更吸引你?
董明珠:我觉得我没有权衡。我的观点就是一条,对消费者负责的就是我的合作伙伴,很简单。不存在谁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只选择忠实于市场、忠实于消费者的平台,背离了这个原则就不是我的合作伙伴,就这么简单。
谈格力手机:开机画面怎么可能放个“小鲜肉”上去
澎湃新闻:业内人士评价你做格力手机是未来布局智能家居中的一环。但他们认为这个问题用一个APP就能解决,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考虑,为什么?
董明珠:我们是家电企业,我认为手机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工具。我们觉得现在可以把手机升级,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库,把属于家里的电器产品都能够连通在一起,甚至于可以起到监控,远程监控的作用。所以(格力手机)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一种方便和安全。
澎湃新闻:你说用你的照片作为开机画面是为了直面消费者,如果你放一个“90后”的“小鲜肉”上去,是不是更能迎合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呢?
董明珠:“小鲜肉”放上去,他不是我企业员工,他也不能对我的企业负责,怎么会放他呢?放这个主要是为了体现我们对消费者的一种责任、承诺。
澎湃新闻:你觉得现在消费者能理解吗?
董明珠:我觉得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理解?但你不可能要100个人中,人人都能理解,这在任何时刻都做不到。
澎湃新闻:你有没有关注网上对此事的一些反应?
董明珠:还好啊,我听到的都是挺好的。
澎湃新闻:在格力手机这件事上,外界认为你的个人标签太重,没有持续性。
董明珠:我根本不认为是个人标签。
澎湃新闻:但是外界会觉得。
董明珠:外界认为那就是外界认为,但你内在是什么样你自己要清楚。难道我一个人真的有这么大能量,凭我个人就能把格力电器所有的先进技术发明出来?能够在这个行业,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的核心技术?我们在不断地创造一些新技术,那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谈接班人:接班人选可以讲有,也可以讲没有
澎湃新闻:如果你现在离开格力的话,相信格力还是会在一个良性的运转当中。你今年62岁,完全可以去做一些更加闲适的事,自己喜欢做的事,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董明珠:我觉得没有为什么吧。坐在这里就是要做,既不谈情怀也不谈其他的东西。一个人的底线就是这样,要负责任,就这么简单。
澎湃新闻:但你终究是要退的啊。
董明珠:那毕竟现在没有退啊,不能没有退就不做,这是我不负责任啊。
澎湃新闻:那你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吗?
董明珠:当然要考虑了,怎么会不考虑呢?
澎湃新闻:这个你可以决定吗?董明珠:他自己决定的,不是我决定的。作为一个称职的接班人,他要用他的行为来决定能不能接这个班,是凭他个人的能力来决定他能不能接这个班。所以能不能选择这个位置,是他本人决定,而不是别人给他选择的。
澎湃新闻:那你现在有意向人选吗?
董明珠:可以讲有也可以讲没有。
澎湃新闻:怎么说?董明珠:作为一把手,他不是要清楚自己每天需要干什么,更多的是他需要具备对整个全局的掌握、决策、应对能力等,他要具备很多的要素。
澎湃新闻:那为什么既有又没有呢?董明珠:因为我现在有几个人选都可以,都不错。至于说‘没有’,是我认为他们还没有达到那种成熟度。不能像你们所想的用时间、概念来决定行还是不行,而是他个人素质行还是不行才能决定。
澎湃新闻:这些年,在你的下属中有没有碰到跟你一样的人?
董明珠:我没有研究。我觉得我只是干我该干的事情。如果有了我现在可以让位给他。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