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周星驰《美人鱼》领衔六部大片同日开画,据中国票房最新数据显示,初一电影市场单日票房创收近6.2亿,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美人鱼》独揽超2.6亿,掀起贺岁档新高潮。
最近两年春节档票房节节攀升,2014年首日斩获2.25亿,7天报收14.1亿;2015年首日创下3.3亿记录,7天狂揽18.2亿。由于今年情人节也覆盖在春节7天内,春节档7天票房突破20亿几无悬念。
贺岁档跨越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多个节日,一直是国产电影“冲票房”、影视上市公司“冲业绩”的黄金时段。毕竟,票房成绩直接影响公司上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业绩。今年抢食贺岁档票房盛宴的影视上市公司扩容,除了民营电影三巨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院线,还有如旅游业转型至影视业的北京文化等。
票房背后除了经营业绩还有什么
近年来,A股市场“看电影炒股”渐成影视股“投资策略”,投资者既可通过口碑、预期等判断是否潜伏背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亦可通过票房推算投资方获利多寡来选择去留。大逻辑则是,看好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持续增长。2015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440亿元,增幅近50%。
这股“看电影炒股”的风潮正是风起自2012~2013年的贺岁档。2012年,《泰囧》以黑马之姿拿下12.68亿票房,登顶国产片冠军,亮眼的票房成绩也让一些股民搭上“顺风车”。光线传媒由2012年12月3日股价新低点一路走高,一月之内涨幅近一倍。而反观同期上映的《1942》,由于票房不及预期,华谊兄弟股价接连受挫。
但从最新案例来看,“看电影炒股”的策略似乎不灵了。元旦电影贺岁档期间,论票房,《寻龙诀》、《老炮儿》位居前两位。论出品发行,两部片子背后都站着华谊兄弟。票房走强背后,公司股价走势却并不好看。2016年1月以来,华谊兄弟股价暴跌一度低至26.82元,几乎腰斩。实际控制人累计质押比例高达七成,随后公司第三代明星李晨、冯绍峰、杨颖(Angelababy)等组团“增持驰援”股价。
票房与股价齐飞的现象为什么不灵了?较为普遍的两个观点是,A股整体走势疲弱;“票房预期”使股价先于上映时有所表现。
实际上,从影视上市公司本身看,套用投资大师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护城河”保护、业绩增长确定、盈利模式清晰,影视股似乎并不太符合条件。
一方面,影视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
数据显示,2015年A股市场影视相关并购达76起,平均每星期发生一起,不乏传统行业跨界收购。而2013年、2014年,涉及影视业的并购事件分别为7起、61起。
另一方面,电影制作的毛利率并不突出,且票房收入不确定性较大。
以主攻电影市场的光线传媒为例,公司在半年报中提示影视作品销售的市场风险:“近三年以来,随着国内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影片票房收入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单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屡创新高。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受档期、影片制作质量、剧本、导演、演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部影片的票房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提高,对公司的整体业绩也会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进口大片的冲击以及国内大制作商业大片的不断涌现,公司的单部影片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财务数据方面,光线传媒2015年上半年电影项目收入同比增长54.80%,电影项目成本同比增长177.08%,进而导致电影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28.22%,目前光线电影毛利润为36.05%。
较之影视制作公司,受益于票房市场的整体增长,影院收入还是很确定的。
作为院线行业的龙头与A股市场唯一上市公司,万达院线堪称最大赢家,自2015年1月22日上市以来,万达院线市值已破千亿。公司最新公布的经营简报显示,业绩指标均高速增长。2015年公司实现营收80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其中票房63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2015年公司观影人次1.51亿人次,同比增长近五成。截止2015年底,公司拥有已开业影院292家,2557块银幕。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