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8日电(记者林超)记者1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2015年内蒙古近39万农牧民在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实现就业,有213.6万户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纯收入4829元,占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成多。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以“农牧业产业化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内蒙古继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内蒙古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97.9亿元,实现增加值122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69.3%和63%。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达到66件,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
近年来,在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内蒙古启动了农畜产品输出工程,不仅举办了三届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还在北京、上海建立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精品馆,开通了“蒙优汇”电商平台,初步构建起“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的全方位、立体式销售模式。
富企更要富农。“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5781元增加到10776元,年均增长13.3%,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1缩小到2.8∶1。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