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2月18日电题:“两个支撑”催奋蹄南粤力绘小康图
新华社记者徐金鹏、赵东辉、叶前
南国春早。在地区经济总量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后,广东立下新愿景: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这是中央交给广东的使命。
继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中央对广东提出新要求,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
地区生产总值7.28万亿元,增长8%;三产比重首次突破50%;技术自给率达71%,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2015年,广东以一组过硬的数据诠释了“两个支撑”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说,要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广东要加强自主创新,狠抓创新发展落地。
换引擎提升“含金量”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较好、“含金量”提升,与广东狠抓创新驱动发展是分不开的。2015年,广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16家,总数达1.1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万亿元。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有效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均居全国第一。
“广东创新驱动工作起步早、底子好、抓得实,珠三角已取得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深圳更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发展动力的转换。”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
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课题组认为,珠三角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拐点”正在来临。
今年,随着深圳和珠三角两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进一步外溢,珠三角地区可形成连片化、集聚化的创新形态。
“世界工厂”东莞今年的经济发展预期是8%-8.5%,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以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建设为抓手,东莞要向科技创新要驱动力。
创新的动能从哪里来?去年起,广东决定3年投入60亿元建设7所高水平大学、18个重点学科以及5所高水平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苏一凡认为,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对广东意义重大,“广东正在推动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需要更多与实践结合更紧密的理工科人才。”
全面深化改革正为广东新一轮发展释放活力。去年2月,广东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试点省份。随后,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相继出台,“清单革命”还将进行到底。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主体的商事制度改革,已惠及47万户企业。
自贸区建设是广东今年改革工作的“头号工程”、“重头戏”。广东省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说,在全省部署161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推出更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改革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定坐标迈向“双中高”
工业品47%销往海外市场,外资经济占GDP和工业经济的比重分别达31.9%和57.1%,广东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郭元强说,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地,今天的广东已重新定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坐标,以制度高地汇聚国际资源要素,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去年5月,广东率先推出“一带一路”规划实施方案,配套总投资554亿美元的项目。
粤新欧、粤满俄货运班列,广东(石龙)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广东-马六甲海洋工业园,珠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个个重点项目和战略布局让广东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枢纽、经贸中心和重要引擎地位更加凸显。
抢得先机就能赢得商机。在外贸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去年广东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仍逆势增长5.6%。
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合作是广东今年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汕头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广州中新知识城等初步形成创新企业集群,未来还将搭建一批高层次合作平台。
在中国产能走出去征途上,广东企业走在前列。珠海格力早在巴西投资设厂,顺德碧桂园把房子建到了马来西亚,惠州TCL通过国际并购,生产研发中心已遍及法、日、墨西哥等多个国家。
补短板同步进小康
粤东西北地区既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这个短板必须补起来。
实施粤东西北振兴战略3年以来,面积占七成、常住人口占一半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发展差异指数由0.68缩小到0.66。
“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和交通、产业园、城镇化‘三大抓手’的实施,使欠发达地区找到了目标方向。”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说,实实在在的产业帮扶推动了区域发展,同时有效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欠发达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增强。
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建设的推进,深圳逾千亿元产值将陆续转移到河源,这意味着河源工业产值将翻一番。去年,粤东西北地区引进转移的产业项目400多个,计划总投资1250亿元。
尽管作为后发地区,但有一个清醒的共识: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去年,河源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对污染环境项目实行一票否决,近年拒绝了总投资额达400亿元的350多个项目。
截至去年底,广东仍有低于4000元扶贫标准的人口179万,其中65万人低于全国标准,这是今年广东扶贫工作的重点。揭阳市委书记严植婵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做实做细建档立卡,确保不漏掉一个贫困对象,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