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23日电(记者曹国厂)河北省渤海粮仓项目去年共建设千亩示范方94个,万亩示范方50个,项目示范面积达72.8万亩,辐射推广面积771万亩,总增粮食6.76亿公斤,粮食增效13.5亿元,节水2.85亿立方米。
据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介绍,“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科技部、中科院从2013年开始,在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环渤海中低产区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区包括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其中河北省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区域,实施面积占项目总面积的60%,涉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4市和唐山曹妃甸区,共包括43个县(市、区),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8%。
据了解,2014年,河北省渤海粮仓项目设立13个重点先行示范县,建成22个省级千亩示范方,13个万亩辐射区,2个先导型技术示范园区,其中千亩示范方亩增产粮食达到100公斤,推广辐射面积180万亩,总增产粮食2.65亿公斤,节水1.2亿立方米,节本增效4.92亿元。
2015年,河北省又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将项目区由13个重点示范县扩展到43个示范县,并分层次设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三类课题,分别注重于增粮节水技术储备、先进适用成果中试转化、成熟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推广。
在沧州市南皮县驻村进行盐碱低产田微咸水灌溉技术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皮试验站站长刘小京说,“渤海粮仓”项目增产,一方面得益于盐碱低产田微咸水灌溉技术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出耐盐碱的“小偃麦”系列品种(其野生植物亲本植物长穗偃麦草,原产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盐碱地,比原来的当地小麦品种增产10%—30%)。“小偃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最为倾注心血的系列品种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