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团河教育矫治所,易怒的服刑人员正在进行左手投篮训练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致伤他人被判刑入狱的案件逐渐增多。自去年上半年起,北京市团河教育矫治所组织专家型民警,建立暴力犯矫治小组,与首都高校一起开发了国内首个针对“愤怒控制”的训练项目。通过愤怒减弱、忍耐力训练等干预训练,帮助罪犯提高对自身愤怒情绪的觉察、控制和化解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愤怒失控和攻击行为。
现场1
暴力罪犯讲心得,遇事不再“吃火药”
昨日9时30分,在团河教育矫治所第四大队活动区,数十名服刑人员整齐列队。此时,新一轮的愤怒控制训练刚刚结束,民警选出了3名“愤怒控制之星”,颁发奖状鼓励。
“通过三周的培训,我学会了控制情绪,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获得“愤怒控制之星”的赵伟(化名)坦言,此前坎坷的生活经历使其性格暴躁易怒,一说就急,“像吃了火药似的”。赵伟说,也正是一时冲动,自己触犯了刑律。愤怒控制培训让赵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学会了遇事冲动时用深呼吸、倒数计数等方法降低愤怒,不再热血冲头。”
现场2
常用左手投篮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上午10时,简易篮筐在活动区搭起,十多名服刑人员轮流上阵。他们左手持球,找准方位后将球投向篮筐。因为大家不常用左手投篮,篮球入筐的次数并不多,少数人投中后会得到周围人的掌声。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用不常用的手做事时,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暴力型罪犯自我控制力较差,让他们尝试用左手吃饭、写字、投篮,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团河教育矫治所四大队民警王禹勋称,左手投篮是愤怒控制训练的一种,“左手吃饭、投篮、写字一开始不舒服感强烈,但悉心练习下来,慢慢形成习惯,左手的能力提高的同时,控制力和耐心都会有所加强。”
现场3
练瑜伽学油画都能控制愤怒
昨日,多名服刑人员还表演了愤怒现场的情景剧。水房里,一名服刑人员洗漱时将水溅到另一人身上,二人发生争执,口角很快升级为推搡和言语挑衅,“受害者”脸涨得通红,准备袭击对方。此时,他暂停动作,深呼吸后,将拳头放下,转身端着盆离开。
“这是前段时间发生的真实事件,当对方态度强硬又推我时,我很想打他解气,但经过深呼吸,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表演者称,通过愤怒控制培训,遇到让自己愤怒的事时,自己会有意识地选择控制情绪的办法。
记者在四大队看到,除了左手投篮、情景剧模拟,愤怒控制培训中还包括瑜伽学习和数字油画学习。操场上,民警带领服刑人员练习名为“舞动人生”的拉鼓击球项目,以练习服刑人员的团队协作和习惯养成能力。
追访
“控制愤怒时长”治标 “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治本
据团河教育矫治所副所长商俊兵介绍,暴力型罪犯群体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程度低、争强好胜、自控力差,所内暴力型罪犯90%以上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70%以上是25岁至40岁的青壮年,“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暴力型罪犯的矫治项目,我们就将国外较为成熟的、专门针对暴力型罪犯矫治的内容借鉴过来,再结合国内罪犯的特点,制作成本土化的训练。”
愤怒控制培训的内容分为激惹因素识别、觉察身体变化、减弱愤怒因素及学会宽恕四个方面。通过激惹因素识别,让暴力型罪犯把自己容易发脾气的程序评出等级。民警再根据分数反映出的愤怒程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教。此外,通过易怒时身体现象的识别,让罪犯了解到愤怒时的状态是怎样的,遇到类似状态时,可通过深呼吸、倒数计数、愉快想象等方法控制情绪,避免冲动犯罪。
“愤怒来了,让他们控制愤怒的程度和时长,这是治标。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在培训时加入宽恕训练,转变罪犯的思维认知,争取让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这是治本。”商俊兵说,目前团河教育矫治所已有200余名罪犯参加了愤怒控制训练,下一步将在全局范围内推广。
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