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9日讯
2月28日,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和北京新元文智联合发布了《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资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文化产业资金流入3241.8亿元。从资金流入渠道方面看,股权融资、债券、众筹、新三板挂牌后融资以及上市后融资的规模都在2015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其中文化产业众筹规模达到9.58亿元。
另据零壹财经中国互联网众筹年度报告(2015),去年中国国内众筹平台总数达到365家,超过23%或已出局。其中,京东[股评]和淘宝双寡头合计占到70-80%的市场份额,二八格局初露端倪。
“从数据来看,文化创意领域真正获得PE、VC的资金是非常少的。主要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很难控制前端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CCF50)春季峰会上表示。
姚余栋指出,在投资和贷款中,很重要是知道投资和贷款的风险。由于不存在创意好或坏的问题,文化创意领域难以把握未知风险,所以投资者无法评估成功率。
他指出,众筹是一种商业模式,可能不亚于过去的公司制。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研究中心总结的关于众筹(股权众筹与非股权众筹)一共有五个法则。
第一,分化严重。50%的众筹项目是要失败的,其中40%的项目是刚刚募足资金的。在一个众筹项目中,募钱的速度和资金充足非常重要,只有10%的项目会发生超募。例如众筹中1000亿是一个门槛,募到了999万都不能证明该众筹成功,必须要达到1000万才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而上述统计还是建立在众筹平台和网站已经事先对项目进行过筛选的基础上。
第二,创意产业最适合进行众筹。包括股权和非股权众筹。因为在创意中,有主观价值的发现,主观价值的发现往往是通过众筹的形式体现的。有些粉丝就喜欢某一个特定项目,没有具体原因。但是在后面的市场上,所有项目都是已经定价完毕了,不能体现主观价值的发现。可以说无创意不众筹,众筹往往都有创意。
第三,众筹平台的获客能力非常重要。人气越旺的平台,众筹的成功率越高。成功率越高的平台则人气越旺盛。京东众筹由于平台有巨大的客流量,获客户能力也很强。
第四,对于较为推荐项目,回馈给众筹参与者不少于50%的策略。如何理解?例如我是艺术家,我要登录某一个众筹平台网站进行众筹,我给众筹的粉丝们20%、30%还是更多股权合适?我们研究认为,大约50%甚至更高一些的比例较为合适。给的少,众筹的意义不一定很大。所以我们认为分一半还是比较合适的策略,这样使得众筹项目更容易成功。
第五,众筹具有鲜明的营销效果。例如,往往很好的项目偏偏通过众筹,一些人本来不缺钱,也要进行众筹,原因是通过众筹,他们可以提早获得一些粉丝,这些粉丝会帮助项目进行自我营销。这是众筹一个比较典型的商业模式。目前来看,交易的越来越多的是一些自我营销的项目。
但是众筹也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三个底线不能突破。
第一,众筹平台是不能搞资金池的。这点与P2P的要求类似;
第二,众筹平台不能搞担保。因为众筹平台没有资本金,项目的风险很大,众筹平台只是一个中介。也不能搞隐形担保,不能承诺任何项目在众筹平台上就能成功。因为上述数据已经证明,众筹真正成功的是小概率事件;
第三,不能搞非法集资。不能承诺固定收益,不能做类似的存款生意。这是众筹需要坚守的三个底线。
姚余栋表示,筹投贷模式是解决我国当前文化复兴、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与金融二者相匹配的好办法。而众筹又是筹投贷的前置条件。从金融的角度来讲,由于文化领域的投资风险无法判断,信息不对称,以至于该部分市场消失。所以我们想探讨筹投贷的模式能否让文化创意市场恢复。
筹投贷的核心哲学是贝叶斯哲学:一定要看到这个月的数据如何,最新的数据如何,才能制定政策。所以需要更新信念和对未来的预期。“例如,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作为单独投资方我是不敢投的,但如果众筹的话,如果我以前认为他有10%的概率成功,众筹成功背景下,我则认为成功率一下子增加了60%,我就敢投了。上述过程导致我对该项目的判断出现了贝叶斯发现。”姚余栋说。(证券时报记者 张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