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习主席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国防动员是联系军事与经济、军队与社会的桥梁和枢纽,地方每一项战略的推出都会对国防动员建设带来深刻影响。
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如何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推进国防与经济同步发展?目前,长江经济带已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大城市群,自今日起,我们推出“聚焦长江经济带战略下的国防动员建设”系列专版,深入报道这三大城市群的领头羊——上海、湖北、重庆国防动员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动场景和鲜活经验,敬请关注!
湖北一直被业界认为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最大受益者:占长江干线总长的三分之一,黄金水道、立体交通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湖北有关,湖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湖北也加速转型,希望借长江经济带战略再现“九省通衢”的辉煌。在这一转型推进中,湖北省国动委紧抓机遇,带来国防动员建设一系列的变化。
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军事设施保护
江城某长江水域,驻鄂某舟桥旅一场渡江保障演练打破了江面原有的平静。江堤之上,一辆辆身披迷彩伪装的军车鱼贯而至,一队队舟桥兵穿梭其间、蓄势待发……与沿江两岸热火朝天的演练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演习场旁边的另一番景象令该旅政治部副主任何红星眉头紧皱。
“那里曾经也是我们的训练渡场。”何红星指着不远处的采砂场说,该旅担负渡江工程保障任务,在长江沿线有多个军用码头。每年7月至9月,部分码头要用于部队的演习驻训,其余时间处于闲置待命状态。“军用码头、渡场是战时物资过江投送的重要平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被地方私人公司非法占用甚至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何红星回忆,前些年,部队进驻前到汪家墩军用码头考察场地,到了现场才发现军用码头成了采砂场,和采砂场老板交涉,对方提出“退出可以,但要赔偿损失”,最后通过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才勉强解决。
2月初,记者在湖北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附近看到,数十艘挖砂船盘踞在此,这些非法采砂船趁夜间出动,疯狂挖砂,不仅严重阻塞长江航道,破坏长江生态,也使军用渡场受到严重破坏。
据一位船长介绍,这些年,相关部门一再祭出重拳整治采砂,但由于采砂利润丰厚、地方利益纠葛等原因,水中“软黄金”依旧被疯狂采挖,犹如“血吸虫”一样蚕食着长江的肌体。
针对这一情况,这几年,湖北省军区与长江沿线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和堤防管理部门等建立军地联合管理机制,在码头共同设立界碑,地方相关部门负责码头上下游五公里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但尽管相关部门进行了打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非法采砂破坏仍然屡禁不止。
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有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是2002年颁布实施的,在执法主体、操作细则和惩处力度等方面都亟须完善。如条例规定,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在长江采砂的,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采砂机具,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扣押或者没收非法采砂船舶。“与采砂的暴利比起来,违法成本太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前不久,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主席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整治包括军用码头在内的沿江军用交通战备设施将会提上议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情况都将得到大的改观。”提及这项重大举措,何红星信心满满。在鄂豫陕交界的地方,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三省一条街”——白浪街。
白浪街位于丹江西岸的白浪河口。这条街店铺林立,经济繁荣,其武装动员工作由湖北省郧县白浪镇白浪村、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白浪村和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白浪村三村合建合管。其联训联演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受到了表彰。这在当时被称为“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独特管理模式”。但是放在如今,军事改革倒逼民兵跨区跨省演练。而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作机制为民兵跨省联合演练提供了平台。
2015年4月8日,湖北竹溪、竹山和重庆巫溪等5个县的500余名民兵应急分队,在鄂渝陕三地交接的鸡心岭集结,举行三省五县民兵应急分队跨区机动应急动员演练。此次演练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联合大框架下,发挥了各地主体功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有效解决偏远山区跨区域调兵难、遇有情况应急慢的问题取得了新突破。
湖北省军区国动办参谋马银波介绍说,2013年,该省下属某县人武部按照上级关于民兵队伍建设向三军后备力量转型要求,编组了伪装防护、装备抢修、勤务保障等8支军兵种民兵分队。然而,编了队伍不等于有了战斗力。去年,军兵种部队组织作战演练,上级命令该县军兵种民兵分队参演。结果,民兵找不到阵地、上不了战位、完不成任务,受到上级通报批评。
2015年底,湖北省开始联合周边省市,借长江经济带区域协作平台,长江经济带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平台,建立由党政军有关领导负责、军地相关部门参加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领导小组,落实军地联席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定期会商制度,及时寻求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湖北省恩施市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达成共识,双方拟定于2016年4月,依托湖北省来凤县和湖南省龙山县为试点,开展民兵应急力量“联训、联教、联考、联演、联保”,这将是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湖南、湖北两省近年来首次举行民兵联建联训活动。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
这一看似枯燥的表述,在湖北省军地领导看来,却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省份,是军史、军工、拥军“三军”大省,航天、航空、船舶、军用电子等“六大”行业齐全。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取得明显成效。长江经济带的全面推进,无疑给湖北军民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民企有望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在湖北,民企“参军”到底有多火?且看一个事例。
几年前,武汉光谷某高科技公司得知我军某部正研制某重大防空系统,但受人才和技术限制,科研遇到巨大难题。一边是强烈的国防军事需求,一边是“民参军”的高门槛,怎么办?面对两难抉择,该公司在国家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团队搞研发。
第一次承担军品项目的总体设计研制,时间紧、任务重,该团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在2011年成功完成了系统的研制和定型,现已批量装备军队,有效提高了战机在实战中的生存能力和空域对抗能力。公司在红外探测军品研发领域一时声名鹊起,赚回了“金字招牌”,并陆续参与多个高端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
该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军民融合政策的支持。湖北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湖北对“民参军”企业出台5大优惠,包括税费优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征收等;省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军转民、民参军产业化项目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125家单位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有183家单位通过了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其中民营企业超过50%。
日前,湖北省军民融合办公室再传喜讯:长江经济发展带产业基金设立总额为1个亿的军民融合子基金,重点资助“民参军”企业,标志着湖北省军民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防运输有望随黄金水道的快速推进水涨船高
“长江连接中国的多个省市地区,仅干线航道就有2400余公里,跨越几大地区,是我国天然而成的战略大通道。”湖北省国动委综合办副主任叶国安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发展很快,现已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战时不仅是一条能够直接支援作战的江海通道,同时又是战略后方建设生产的输血动脉。
基于这一研判,湖北省沿江建立了多个专业保障大队,先后组织了30余次长江国防动员演习,民用船舶动员指挥控制、保障队伍响应、港口码头整备响应等能力大幅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些年长江重大项目的推进,水路交通战备能力也跟着水涨船高,武汉新港就是典型代表。
这两年,武汉新港正在酝酿一个大手笔:打造连接长江上游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铁水联运”网络。谈起这一项目,武汉新港管委会主任张林介绍,三峡船闸年货运量过亿吨,交通拥堵成了长江上游货运一大瓶颈,上游货物要想出海,先走铁路到武汉再转水路,成为最佳路线。
“在武汉新港,一般人只看到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却看不见背后国防交战建设的伴随推进。”叶国安说,事实上,这几年,武汉新港每次重大建设,国防都在其统筹考虑之中。
此言不虚。2011年,国务院出台意见,将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由此定位为亿吨大港、千万标箱。这是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牵动着军方的神经,因为武汉新港的建设对于未来战时战略物资的八方互通可谓举足轻重。
据相关部门核算,如果新港拓展军事功能,还要追加上千万元的经费预算。两难之间,军地领导统一意见:宁可让交通设施建设承担成本压力,也决不能成为战斗力的羁绊。
这一做法,后来成为湖北省“十二五”时期各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样板。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叶国安说,作为保障部队机动与物资供应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水路国防运输也一定会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全面推进中获益。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