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卡 编辑|三三
“把一档科普节目生生拍成了鬼片。”这是网友对《走近科学》的评价。
(资料图)
冤吗?不冤。
这档“开篇灵异、中间悬疑、结尾搞笑”的科普节目,总是能吊足观众的胃口,但在最后又往往让人失望。
一位村民发现,村庄里突然处处带电,就连空气中都能测出220伏的电压。消息传开后,村民惶恐不安,有人甚至感到头晕恶心。
这到底是磁场异常,还是灵异作祟?
真相是村民的电笔坏了。
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人批评:《走近科学》就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话虽没错,但如果了解《走近科学》的主要受众,你也许会对它多一些宽容。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走近科学》的套路
也不怪网友群嘲,毕竟不少人都被《走近科学》欺骗过感情。
这档央视科普节目到底能有多离谱?看看这集“半夜‘鬼’拉灯”就知道了。
在江苏省的胡集村,王老太和老伴倾尽半生积蓄,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洋楼。
满心欢喜的老两口原本以为能在这里安度晚年,却怎么也没想到,刚住进去就发生了可怕的怪事。
一天夜里十二点,王老太的老伴起来喝水,发现旁边房间的灯还亮着。
一开始,老人以为是睡前忘关灯了,没放在心上。
然而,到了第二天,这盏灯在半夜又亮了。
这时,老人依然没有多想,只是提醒老伴别忘记关灯,就和往常一样回去睡觉。
第三天,老两口在睡觉前特意相互确认了一下,灯已关好。
可是,这盏灯,它又亮了。
这下老两口可坐不住了:明明已经关灯了,为什么还会亮?该不会是家里进小偷了吧?
于是,两位老人把房子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
结果却没发现任何人,家里的东西也一样都不少,看来应该不是小偷所为。
排除了人为因素之后,王老太的老伴检查了灯泡,但灯泡不起雾也不发黑,没有什么异样。
老人还请村里的大学生到家中检查一下,大学生来了之后也说没问题。
既然家里查不出什么,老人转换了思路:会不会是村里的线路坏了?
然而,问了邻居们,他们都说自家灯是正常的。
此时,老两口的心里越来越慌,便决定一夜不睡,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老两口的恐惧达到了极点。
凌晨三点钟,那盏灯在没有任何人接触的情况下,突然亮了;几分钟后,自己又灭了下去。
一切都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一样,越想越恐怖。
村里人也都听说了这个怪事,大家议论纷纷,都说王老太的家闹鬼。
听到流言之后,王老太突然想起一件事。
这座新盖的房子占用了已故大伯的土地。那么,这会不会是大伯的报复?
想到这里,王老太赶紧来到大伯坟前祭拜,请求大伯网开一面。
可是事与愿违,到了半夜,灯还是自动亮了。
无奈之下,老两口只好花600元请来著名的半仙,来家里捉鬼。
半仙到家中只看了一眼,就说这件事不同寻常,绝不只给大伯烧纸钱那么简单。
灯之所以总在半夜亮,是因为屋子下边有个坟墓,鬼怪太多,不捉可不行。说着,便拿起剪刀,往空中一扎,说鬼已经被抓到了。
听到这话,老两口终于安下心来。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亮灯的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那盏灯现在不仅会在半夜亮,就连白天也开始亮。
心力交瘁的老两口,折腾不动了。
由于长时间无法正常睡觉,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王老太已经卧病在床。老伴实在没有办法,干脆拉了电闸,点起煤油灯。
就这样,两人过上了古代的日子。
一年半后,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大检查,听说王老太家中的事后,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来到家里一探究竟。
工作人员检查一番后,终于找出罪魁祸首——开关里的螺丝松了。
拧紧之后,灯再也没有自己亮过。
这个结局让很多人错愕:搞了半天,你就给我看这个?
《走近科学》里,像这种猜中开头,猜不中结尾的故事还很多。
相传一个80年代的老小区发生过人命,狗经过这里就狂吠不止,大家都说这是因为狗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
节目组立刻找来专家调查,结果发现,大楼年久失修,有一处电线裸露在外。人穿着鞋没事,但狗只要经过就会被电,所以才会狂叫。
山间古刹的屋顶,为何没有一片树叶?有人说是佛祖显灵,也有人说是神灵保佑,然而真相却是风刮的。
偏远村庄,每天传来鬼叫。村民以为野兽出没,人心惶惶,结果是村里胖子打呼噜的声音。
不得不说,吸引眼球的套路,属实被《走近科学》玩明白了。
从曲高和寡到故弄玄虚
不过,最初的《走近科学》并不是这样的。
1998年6月1日,节目开播时,正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那时的《走近科学》肩负弘扬科学的重任,一板一眼地给观众讲解知识。
话题也非常高大上。不是回顾科技史上的创造发明,就是介绍最新科技成果。既“探索脊椎动物的起源”,也研究“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
甚至,还邀请六位诺贝尔奖得主,与大家一起探讨未来科学的发展。
然而,老百姓根本不买账。
那些专业内容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晦涩难懂。有些话题连节目组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更别说观众了。
收视率也毫不意外地惨淡无比。主持人张腾岳曾经回忆道:“最差的时候,我们的全国收视率是0,真像噩梦一样。”
当时,央视正实行末位淘汰制,《走近科学》收到黄牌警告,一度面临被砍。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了。
他叫张国飞。
张国飞,图源:新浪科技
作为全台第一位竞争上岗的制片人,张国飞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讲故事。
他要把科学融入故事中。为此,还定下了选题原则:故事吸引人要占首位,其次要有悬念,然后是节目呈现效果,最后才是科学性和权威性。
改版后的《走近科学》彻底抛弃了枯燥的说教,开始贴近生活,用情节吸引观众。
从此,《走近科学》不再是无聊的科普节目,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大型悬疑连续剧之《走近科学》”。
事后证明,此次转型非常成功。
节目的收视率从倒数第二飙升至前三,成为科教频道的招牌栏目。在央视的节目满意度调查中,《走近科学》在全台几百个节目里面,稳居前十。
命悬一线的《走近科学》终于起死回生,开启了走向经典之路。
然而,随着节目的大火,争议声也越来越大。
最受诟病的就是故弄玄虚。
有网友调侃,一个好好的科普节目,整天装神弄鬼,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还有人说,这节目叫《走近科学》一点都不恰当,应该叫“走近伪科学”,或者“走近故事会”。
权威媒体也不客气,直言《走近科学》是“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
面对批评,制片人张国飞却觉得很委屈。
在他看来,做节目首先就是要吸引观众,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启发和感染观众。
“不吸引人有人看吗?”
“如果不吸引人的话,你就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也没人要听。”
他说,曾经做过这样一期节目。
一个电锯从工人头上锯过,留下一道深深的沟。然而奇怪的是,这名工人既没死也没傻,神志清醒得和没受伤前一样。
张国飞说,这件事听起来很离奇,但也有科学解释。因为电锯不偏不倚,正好滑在了大脑没用的地方。
那么,就可以趁此机会讲讲大脑的知识,比如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神经怎么分布的?观众看完节目,也就知道大脑是怎么回事了。
通过老百姓爱看的方式传递知识,到底有什么错呢?
说它装神弄鬼,我不服
有人说,《走近科学》其实更像“走出迷信”。
这话不假。
科学素养高的人觉得它内容简单、套路单一,没什么问题。
但别忘了,21世纪初的中国,15岁以上的文盲高达8507万。对于这些观众来说,每一次收看《走近科学》,都是一次破除迷信的扫盲。
有一期节目,揭开了“仙姑”骗人的套路。
农村娃小波去姑姑家时,经过了一片坟地。胆子不大的小波惊恐万分,回家后总觉得有人跟着他,还发了高烧。
街坊邻居都说,这是被鬼魂缠上了,让小波的家人赶快去找仙姑驱鬼。
只见仙姑拿着宝剑对着空气一顿猛砍,突然把手伸进滚滚油锅,声称已将厉鬼油炸。
小波的家人看见仙姑触碰油锅都面不改色,以为遇到真神仙了,连忙送上几百块钱,希望仙姑能保全家平安。
但实际上,哪有人触碰热油不会烫伤?一切都是障眼法罢了。
那口锅除了油以外,还放了醋。醋的密度比油大,会沉在油的下面,人从上面看去,就像是一锅油,而看不到醋。
加热以后,醋由于沸点低,会先沸腾,气泡鼓到油面上来,看上去就像是油开了,但实际上锅里的温度只有60°C,根本不会把人烫伤。
初中物理知识,就能说明原理。但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哪懂得这些?
别人烂熟于心的常识,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不可逾越的高山。一旦遇到自己不能解释的事情,就听之信之,结果自然是上当受骗。
事实上,迷信害人的事件,即使到了这两年,依旧不少。
2020年,一个25岁的小伙,跟着气功大师治病,54天没吃一口饭,最后被活活饿死。
2021年,声称香灰冲水治百病的“仙姑大姐”,以驱鬼治病为幌子,非法获利近11万元。
2022年,一个14岁的抑郁症少年,被江湖术士鉴定为鬼附身,强迫喝下“符水”后不治身亡。
桩桩件件,都在说明:
中国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而《走近科学》做的,就是把装神弄鬼的事情揭露出来,破除迷信,宣扬科学。
村民家里墙上总出现投影,并非神仙显灵,而是小孔成像。
78岁老太突然“怀孕”,不是观音托子,而是脂肪堆积,肚子胀气。
它用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告诉观众一个朴素的道理:
怪力乱神的背后,都有科学解释。
央视内部调查显示,《走近科学》的最大受众,是初中二年级以下学历的人。
对他们来说,这档节目无疑是医治愚昧的良药。
只要有人因此愿意相信科学,就是节目的意义所在。
就像张腾岳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说的那样:
“我们做《走近科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个‘雅俗共赏’的目标。说直白点,要让老百姓记住,咱有病了不能自己瞎吃药,一旦手上划了个大口子、烫了个大水泡,得正确处理,不能撒一把香灰、抹点儿酱油或肥皂了事。”
真诚的创作初心,朴实又可贵。
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学》正式停播,一代经典节目永远成为了回忆。
但一些离谱的迷信害人新闻,依然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多希望,“装神弄鬼”的《走近科学》,能再爆火一次。
参考资料:
往事叉烧.央视“闹鬼”节目停播:《走近科学》往事.2021-11-21
南方周末.《走近科学》停播,它是“伪科学”吗?2019-11-04
新周刊.张腾岳:《走近科学》就不是为那些看原版Discovery的人准备的.2019-10-16
新浪科技.张国飞张腾岳:《走近科学》好看不忽悠.2007-01-26
红网-潇湘晨报.走近科学,还是走进故事会.20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