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hikaru
(相关资料图)
编辑 | 喜旺
这届家长太难了。
上学时忙着5年高考3年模拟,长大后忙着刻南瓜做灯笼。
原本以为只要上了211985,毕业之后就不用再为作业发愁了。
哪承想,真正的考验还在幼儿园等着你呢。
明明是亲子互动的手工作业,却被群里一浪高过一浪的“匠人"们卷成了野生非遗作品展会。
当然有天花板,就有地下室。
同样是制作中秋灯笼。一些在手作方面多少有点”天残地缺“的家长,挑灯夜战,费劲巴拉整出来的成果简直惨不忍睹。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句扎心的话——
这届90后家长,小时候给父母丢脸,长大后给孩子丢脸。
幼儿园旅行,怀柔太近北极太远
一直遵循“女儿要富养”的李萌,在女儿悠悠出生后,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李萌小时候就一直听教育专家说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加上同一批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每个周末都会在朋友圈晒出带孩子去周边城市的旅游照。到了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更是扎堆出国。
为了跟上大部队的节奏,李萌把所有年假都放到了带女儿出国旅行这件大事上。
疫情前的几年里,李萌带着4岁的悠悠去了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七八个国家,母女两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亚洲各国。
每次旅行预算花费不少,一个人带着女儿出国更是劳心劳力。
但这些投资和付出,李萌觉得花得值。
在她看来,悠悠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不论这些旅程中的回忆,在她长大后还能记住多少。在李萌看来,都是一笔宝贵的童年财富。
悠悠的出游经历,在没有孩子的旁人看来,已经算得上是绝对富养了。
可和她一样大的同龄人,疫情前打卡旅行过十几个国家的,不在少数。
也有不少人在幼儿园中班时已经去看过非洲动物大迁徙。
这种鸿沟式的差距,让李萌觉得难以弥补。
更让她觉得自责和拉胯的是。为了更多带孩子出国旅行的机会,身边不少同学妈妈从公司辞职回归家庭,把所有个人时间都扑在了带孩子出国旅行,积累眼界和经验。
而且在幼儿园家长中,还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旅行鄙视链:欧美>日韩>东南亚>国内各地>本市。
虽然李萌知道,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讲,只要父母陪在身边,去哪里玩都会很开心。但这种旅行鄙视链,还是让她内心莫名的焦虑。
是人就会有攀比心,更何况幼儿园这种人生中迈向社会的第一站。
工薪阶层出身的李萌,绝对不能接受悠悠从此落队。
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法国葡萄酒庄见习,自己的孩子只能去怀柔水库钓鱼。
假期回来的观察日记里,别人家的孩子在声情并茂的讲述海外的所见所闻,自己的孩子只能分享去农家乐摘玉米的经历。
这样赤裸裸的对比,谁看了会不眼红?
家长们会在幼儿园之外激发出来的攀比之心,也就好理解了。
比起孩子们的探索教育,幼儿园假期旅行更像是家长们之间的名利场比拼。
在听说北京海淀区的小学,2018年时已经利用寒暑假去了北极后。李梦愈发觉得,未来几年的压力一定会越来越大。必须尽早想个办法,让悠悠不输在这条旅行起跑线上。
还没等到她做好下一年幼儿园旅行的计划,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
疫情开始后的网课时代,孩子居家时间变长了。虽然不再需要旅行来积累日记素材,但对家长的要求不止努力赚钱,还要掌握十八般武艺。
首当其冲的手工作业,就成为摆在她面前的另一道坎。
白天做表格,晚上赶作业
“通宵做女红伤不起啊,缝到这个点也是醉了。静音补觉,谁也不要打扰我。”
凌晨5点多,发完这条“公示”用的朋友圈后,家有两个娃的徐妈妈倒头就睡。
为了给两个上幼儿园的孩子,缝制手工作业要的立体沙包,她从周日晚上11点多一直缝到了早上5点,整整六个小时没有合眼。
等沙包终于缝完最后一针,徐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星期的幼儿园闯关计划,也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结婚前连十字绣都没有绣过的徐妈妈,自从两个孩子上了幼儿园,她也仿佛开了挂一样,重修了一遍缝纫裁剪课。
每天下班回家后,她不是给大宝做布艺拼接画,就是给小宝缝汉服。要是两个作业的档期撞在一起,她就得连夜踩缝纫机,保证在第二天上学前给孩子们交足作业。
从事财务工作的徐妈妈,因为长期低头伏案,落下来了颈椎慢性劳损的毛病。
求医问药的小心保养了几年,才把病情控制稳定。
哪知道,接连做了几个通宵的幼儿园手工作业,她颈椎上的老毛病就变本加厉的发作了。
有时忙到凌晨二三点,丈夫也劝她请天假好好休息一下。
可一边是老板,一边是老师,哪边她都不能得罪。
最后只能吃着止疼药,照常去上班。
“你说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时,会不知道是谁在做吗?可人家一声令下,家长只能跟着随声附和。谁敢多嘴一句,就是给孩子找麻烦。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双职工家庭,下班后还要为作业压榨自己。”
像徐妈妈这样敢怒不敢言的家长是大多数。他们一方面苦于这种996以外的作业轰炸,一方面不愿意提出异议,不愿意降低作业的完成度。宁可自己吃点苦,也怕孩子因为不合群被孤立,被霸凌。
也正是因为家长们的集体默许和被迫跟风,才让超出能力范围的幼儿园作业就成了常态,并且愈演愈烈。
就像孩子的认知能力层次不齐一样,家长的动手水平也是各种各样。
硕士毕业的小陈,从小就不擅长手工美术。
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她每天最怕听到的声音,就从早上的闹铃声,变成了幼儿园家长微信群的“滴滴”声。
只要下午5点之后群里有消息弹出,就意味着今天晚上又要熬夜做手工了。
面点比赛,给昆虫做房子,时装秀,编花篮,中秋的灯笼,端午的汉服,万圣节的南瓜灯.......
每周一次的手工高难度作业,不只考验着她的动手能力,还要求她要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每次深夜做作业,同住在一起的爸妈提出了要替她分担。
一想到平日里老人带孩子已经够辛苦了,小陈就不忍心再让他们跟着一起熬夜。
实在迫不得已时,她也会让家里6岁的大儿子也一起参与给弟弟做作业。
比起常规作业,小陈更怕突然袭击。
元宵节前一天晚上,小陈收到老师发来的消息。内容是要配合孩子做一个手工灯笼,在元宵节当天带到学校展示。
学设计出身的她,绘图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家长还要高出不少。
可加完一天班,身心俱疲的小陈,哪还有精力去构思幼儿园作业。更何况,以学龄前儿童角度观察制作的手工,从创意到制作都和成年人有着太大区别。
眼看还有9个小时准备时间,同住在一起的爸妈提出了要替她做手工。
一想到平日里老人带孩子已经够辛苦了,小陈就不忍心再让他们跟着一起熬夜。
最后只能陪着笑脸,花钱请部门实习生出手相助,才算勉强交上了作业。
做手工作业找亲友寻求帮助,网购定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原本是增进亲子间互动的手工作业,也成为了一种市场行为。只要你能开出价,重赏之下必定会有勇夫来接单。
虽然这样的手工作业,已经失去了亲子互动的意义,但对于家长来说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对于这点,后知后觉的小李深有体会。
在幼儿园作业这个问题上,很多90后家长选择男女分配制度,轮流坐庄,找队友组团完成任务。
在大厂当码农的小李,笨手笨脚的,这辈子做的所有手工启蒙课程,都交代给了儿子的幼儿园作业。
可经过十几次的实验和学习,刻个南瓜灯还会英勇负伤的他,至今也仍然是“白纸”一张。
〓 图源:公众号 果壳病人
面对做不完还逐渐升级的幼儿园作业,小李好几次都想找个借口婉拒,但一心想要陪伴儿子成长的他,不去亲自上手做,担心有人会说父爱缺失,这爹当的省心省力。
亲自上手去做,架势做派倒是拉开了,但一晚上也没什么正经产出。
于是,不管当天到家有多晚,他都没有落下过一次作业。
白天写代码,晚上做手工。
即便这样,他通宵熬夜做出的手工,也总是被老婆嫌弃摆烂,孩子也不满意。
尤其是看完了其他爸爸完成的作业后,小李更是挫败感成倍袭来。
后来他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网上高价定制的。
原来网络上一直有人专做幼儿园手工作业的生意,花高价找枪手这事,在家长间也已经是常态化现象。
作业难易程度和呈现效果不同,每单价格也从几十到几百块上不封顶。
让小李想不明白的是,这种明晃晃的“代子从军”行为,怎么就成了家长们上分的杀手锏。
而这种外包的手工作业,究竟是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是一场幼儿园和家长联手演绎的双簧式的闹剧呢?
做手工难,找材料难上加难
比起可以找枪手做手工,搜寻作业的原材料才是90后家长推脱不出去的另一项难题。
“真不是我们家长懒,做手工作业用的材料应该属于教具教材。幼儿园不提供,让我们去哪儿找?”
如今已经是“废品达人”的李小姐,在儿子上幼儿园这两年,家里储藏室里的存货量是直线上升。
为了应对老师随时下发的作业要求,易拉罐、纸箱、月饼盒这类废品是万万不敢,生怕哪天校手工作业时用得上。
时间久了,李小姐甚至得了一种“捡不到就算丢”的毛病。
每次去朋友家串门,眼睛都只瞄着废品,就要嘱咐对方给她留着,千万别扔。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每次做手工作业,去小商品市场采购原料时,东西少了人家不卖,买多了占地方不说,有些东西幼儿园三年就业只用一次。
有了多次教训后,现在任何一个纸壳,泡沫板在李小姐眼里都成了宝贝。
女儿上了三年幼儿园,李小姐办公室的下午茶就从奶茶咖啡变成了王老吉健力宝。
每次老师要求带彩色易拉罐的作业布置下来,她就立马下单两箱饮料送到办公室,让同事帮忙喝完,留罐去水。
像这样的临时作业,让李小姐搭了不少人情。
要是作业取材只限于易拉罐,那还好办。按李小姐的话说“不怕老师发作业,就怕临时要材料”。
有一次晚上9点多,在哄女儿去睡觉时,李小姐才得知明天幼儿园要做树叶画,每人必须带20个叶片。
不得已,她连夜下楼扫了两个街,凑齐了20个叶片后,才敢踏实睡觉。
比起树叶,什么千奇百怪的手工材料都在幼儿园作业群里出现过。
有时全家人忙的脚不沾地,最后准备的材料还是驴唇不对马嘴。
仔细一问,原来是孩子太小,转述不清。
想想当年给女儿报幼儿园时,李小姐还曾单纯的幻想,如今教育系统都面临招生难的困境,要是哪家幼儿园承诺事儿少,一定优先考虑。
现在想想,自己当年还是太年轻了。
从手工作业这一项就能看出,家长作为被动的一方,哪里轮的上挑拣幼儿园,分明是幼儿园在变着花样筛选家长!
我只想说一句,这届90后真的太难了!
幼儿园作业到底留给谁的?
幼儿园的手工作业,究竟是布置给孩子锻炼手脑发育的,还是故意刁难家长的?
这种卷出新高度的幼儿园作业,存在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拷问了千万家长的难题,真正回答起来并不难。
在网络上搜索幼儿园作业,你会发现无数黑色幽默一样的段子。
种种世间罕见的神童,往往都汇集在一个家长作业群里。
小班写日记,3岁练杂技,不会写字却能做PPT......
这种明眼人都能看出的造假式作业,背后其实都是家长在华山论剑。
把自己童年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还是把好高骛远的目标强加给下一代,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让不少家长们错误的将“早慧”当做判断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而一些家长,也把旅行和作业间的攀比当做给自己争气,成就自己虚荣心的最好工具。
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其本身就是以孩子年龄为前提,开发出来动手动脑的小实验。
在3到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探索和发现未知的最好时期。因为个人身心素质不同,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然有所差异。这也就会导致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创意大于质量,这本无可厚非。
而且从这些作业里,老师也能观察出每个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点,并非一定要从中分出三六九等。
家长对待手工作业的好高骛远,也许会错过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最好机会。
过早开始“内卷”不仅加重了家长焦虑,孩子也未必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完美”,给他们学习的自由空间以及试错的机会,这才是家长摸索着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
而且,如果连好好观察动手的时间空间都不给孩子,他们又怎么会写出好的作业来呢?
反观幼儿园这边,一味追求作业完成度高大上,根本不去思考成品水平是否超出低龄儿童的认知。制定出难度超出幼儿年龄的作业,让完不成的孩子打消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种脱离实际,一拍脑门决定出来的手工作业,本质上就是对教育的一种不尊重。
给代工出的作业搞评比,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把教育目标对准了家长,更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推脱。
学海无涯,漫漫十几年的寒窗之路上,幼儿园只是绝大多数人踏上“征途”的第一步。
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个体差异和擅长,锻炼手脑的配合?
还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们相互理解、共同探索,在教育与实践中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