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稳增长措施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加速落地,其中“铁公基”项目投资规模已达上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记者调研了解到,开发性金融机构对基建项目融资“输血”发挥着重要的“牵头人”作用,并且对备受市场关注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模式做了新的尝试,比如与政府合作,并牵头商业银行参与设立基金,借表外理财业务给社会资本打开注资通道,银团贷款跟进。
业内人士指出,PPP是国家政策推崇的模式,但该模式最大的难点在于,项目获资门槛较高,且社会资本如何参与、投资回报如何安排都没有成熟的经验,未来政府价格机制仍受考验。
放量 基建融资规模显著增长
据发改委披露,今年前九个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18131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有84个项目,投资额达9906亿元。有机构测算,如果加上10月以来的新增审批项目,发改委批复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37861.33亿元。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今年前九个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就有2.9万亿元。“今年,银行对基建项目贷款投放比前几年要宽松,不过,项目企业还是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定向票据、融资租赁等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铁公基’项目和稳增长导向有关,这也是消化存量产能的重要手段。”西北地区某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公司负责人说。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五次降准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相对充裕,然而,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信用风险攀升,优质的信贷投放渠道难寻。“经历了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清理以及股市震荡的影响,市场上高收益的资金配置渠道也很难找,所以,银行还是尽力去找项目放贷,‘铁公基’项目重新成为比较优质的信贷资源,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尤为如此。这些项目由于考虑到融资期限以及风险和收益安排,通常都会用银团贷款的方式参与。”一位中部地区国有大行人士坦言。
除了银团贷款之外,国家政策多次鼓励PPP项目融资模式。今年,财政部就先后公布了两批PPP示范项目,共236个项目,涉及融资金额8389亿元。日前,发改委还与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组织“PPP推介电视电话会议”,针对七个省份集中推介,规模达千亿,包括市政、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水利、能源、保障住房、旅游等。
业内人士指出,稳增长措施下,各种融资渠道纷纷对大项目开放,不少项目都有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趋势正在显现。
破冰 社会资本借道银行理财参与PPP
PPP模式作为重要的创新融资渠道,备受市场关注,在基建项目融资前期,如何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一直是一个难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做PPP项目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而社会资本来源方面,央企普遍负债率较高,地方国企、平台公司不能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地PPP项目,民营资本有意愿参与的也寥寥无几,主要是担心违约和收益率等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尝试“基金+PPP”模式,政府与银行合作设立基金,并通过银行表外理财让社会资本介入,银团贷款后续跟进投放到融资项目中。
“以湖南为例,我们做了一个测算,未来五年湖南省的铁路建设需要融资404亿元,其中100亿元用基金的形式投入。操作上有两层构架,第一组建基金,第二搭建SPV(特殊目的公司)。基金来源包括25亿元政府资本,75亿元由国开行牵头其他商业银行一起筹集,这部分资金的来源为银行理财资金,也就是社会资本。这些资金全部放到SPV来运作,相当于政府与社会资金杠杆比例1:3。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出资1亿元组成SPV公司。再接下来,由上述几家合作银行跟进联合投放303亿元贷款。”国开行湖南分行客户一处副处长李良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小SPV+大信贷’模式。”
今年5月《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发42号文”)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在承担有限损失的前提下,与具有投资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基金,并通过引入结构化设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据了解,在PPP融资模式中,通常SPV公司资本金比例占整个融资总额的25%,融资期限通常是20年左右。李良波进一步称:“实际上,100亿元基金中25亿元政府资本为劣后级,银行筹集的社会资本作为优先级。”
从回报率来看,基金收益大约在6%至7%,前期要进行多轮招标敲定“组团”参与基金的商业银行,后续这些银行对项目的贷款利率下浮不超过6%。“这种模式其实就是给基建项目提供综合融资解决方案,与贷款相结合,杠杆率比较高,对银行而言是保本微利。”国开行湖南分行客户一处副处长张同伟说。
落实 补贴与价格协同机制仍受考验
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也了解到,仍然有不少基建项目公司认为通过PPP获得融资并不容易。“为了符合PPP融资条件,需要通过PPP项目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包装,包装成本不低,另外,整个流程下来资金到位时间长,有些项目等不起。”湖南省内一家公路建设投资公司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西北地区某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公司负责人坦言:“是否采用PPP融资还需要和项目合作方协商,我们做过评估,如果要用PPP模式融资,成本大约在10%左右,高于银行贷款,所以,我们还是会优先考虑传统的融资模式,比如发债、借贷、融资租赁等。”
根据国家发改委安排,“2015年第三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基金总额为2000亿至3000亿元,分五大类共33个专项。目前,第一批专项建设基金已投放到位,第二批在9月底前实现投放。据了解,这些专项建设基金由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全资子公司对项目公司进行资本金注资,并获得一部分股权,从而使项目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资格。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PPP模式下基于项目收益和现金流的项目贷款,与传统的平台贷款差异很大,与银行原有的贷款审核条件也不完全匹配,这就要求银行调整现有的贷款流程。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型除了项目建设风险、项目经营管理风险外,还包括增信措施落实风险,比如有些PPP融资项目中可能涉及房地产抵押、信用保证、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但操作中很多增信方式难落实。总的来说,PPP短期内大规模推广还是有难度,这需要政府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毕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短期内很难有收益。不过,长期来看,PPP融资模式依然有助于地方缓解过度负债,降低银行投融资平台贷款在中长期面临的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