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11月4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用权威的经济数据,以及国家统筹推进的“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的成果充分反映,在投资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稳增长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
今年前三季度数据从四方面透露出经济稳中有升: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1月份至9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1%,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达29%,比去年同期上升7.1个百分点,起到了“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二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小幅回升。5月份至9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月度累计增速分别为0.5%、1.6%、2.4%、2.7%、2.8%,连续5个月回升。
三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深入。9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5.6%,比上月上升了3.4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医药制造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PMI处在较高水平。
四是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1月份至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7.5%、15.3%,增速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24.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积极作用。
“四大板块”在前三季度表现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降速有所减缓,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和亮点。其中,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抢眼。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月份至8月份,中、西部地区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7.1%和7.9%,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7和1.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速仍居四大板块首位,前三季度,这一态势继续保持。中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中高位运行,支撑作用更加突出,1月份至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居于四大板块首位,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在外贸下行压力下保持正增长。
“三大战略”稳步推进,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突出表现为“五个一”,即:一个顶层设计、一系列国际共识、一揽子合作协议、一批建设项目、一套支撑保障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有关部门普遍建立了工作领导机制,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6月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实施,有关方面加快编制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先行启动了一批疏解示范项目,加紧推进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前期工作;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持续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抓紧落实;切实加大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力度,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和长途费已于8月1日起正式取消,中关村、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正加快建设,一批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事项稳步推进。
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展。一是启动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预可行性研究,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商丘经合肥至杭州铁路、贵州省遵义至贵阳高速公路扩容、重庆巫山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一体化发展,支持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等。三是取消7项中央级设立的有关水运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建立长江沿线涉及航运企业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推动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建设,签署《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四是起草支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文件,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专项规划》、《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推动生态环保、岸线开发利用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