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00多亿元,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天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透露,明年审计将聚焦五大领域,其中民生保障方面,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进行审计,继续开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
□审计数据
保障房整改违规分房1.7万套
刘家义表示,今年审计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全国审计机关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并选派人员参加巡视、专案及专项调查工作,协助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此外,今年通过开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进追回和归还资金等100多亿元,整改违规分配使用住房等1.7万多套。
今年审计把稳增长、促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除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外,其他各项审计都关注政策落实情况,按期报告和公告审计结果,促进新开工和完工项目1700多个,推动了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政策落地和追责问责,促进了政令畅通。2015年全国提交审计报告11万多篇,提出审计建议19.9万多条,促进建立健全制度2100多项。
5年审计增收挽回1.7万亿
5年来,全国共审计近70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7万多亿元,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2万多件,推动健全完善制度规定2.7万多项。
同期,中国审计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职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进行了220次审计,涉及900亿美元资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联合国通过绩效审计立法和实施多项改革。
首次提出“国家审计云”
刘家义首次明确提出,要运用大数据,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加快实施“金审三期”工程,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形成独特的“国家审计云”。
未来实现这些目标,要推动全国同步“建起来”,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还要推动及时有效“用起来”,不仅要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审计重点
民生保障加强社保教育资金审计
2016年,在民生保障方面,审计要加强对扶贫、“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重点监督检查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更加关注相关领域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关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发挥效益。
2016年,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进行审计,并继续开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
公共资金严查不真实“三公”经费
审计部门要大力推进公共资金高效使用,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把公共资金使用与项目推进、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不仅要监督检查预决算管理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落实情况,更要关注财政支出绩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同时,今后要通过查处“三公”经费中存在的收支不完整、不真实问题,揭示部门决算草案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腐倡廉加大关键领导审计频次
在推动反腐倡廉方面,审计部门要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
审计发现,很多问题涉及金额巨大、性质恶劣,手法也越来越隐蔽化,链条错综复杂,“串案”、“窝案”、亲属及特定关系人参与、长期“利随人走”等较为突出。审计还揭示出境外国有资产问题多、风险大等问题。
为此,有必要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根据中央企业和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程度等情况,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加大对重点企业、关键岗位领导人员的审计频次,实施经常性审计监督;还要加强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腐败案件发生规律的剖析,坚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环境保护试点领导自然资源离任审计
明年审计会大力推进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据介绍,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各项审计中都要关注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情况,还要加大资源环境相关专项审计力度。审计署将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进行审计,在8个地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并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同时,探索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更广泛地开展审计试点。
经济责任推动经责审计纳入领导考核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的省份、99%的市和97%以上的县都建立起各自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领导机构。今后我国审计部门要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要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清单制度,突出审计重点,实事求是地界定责任、作出评价。要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风险防范关注政府债信贷等方面隐患
为了推进风险防范,审计署会盯住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通过坚持境内境外审计一体化,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的审计,揭示国有资产流失或“坐失”、经营效益下降或不真实等问题及其原因,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做强主业,维护境内外国有资产安全。
□专家观点
查三公需配合明确预决算科目
近期有消息称,“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昨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赵早早研究员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医改工作已经铺开多年,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展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审计,对于摸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家底,为医改甚至精简归并五险等工作,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她介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一方面涉及一部分投入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还涉及不少参保者个人的缴费。由于投入形式多、社会关注度高,加之还确实存在一些过度医疗和骗保等问题存在,因此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非常有必要。审计部门对于这一民生问题加以关注并进行专项审计,既有利于相关制度的完善,又能更好地提高各相关部门在此方面履行职责的能力。
对于审计署这次提出“通过查处三公经费中存在的不真实问题,揭示部门决算草案编制中主要问题”,赵早早分析,虽然近年来我国三公支出在持续下降,可也有人提出有些部门是将三公支出转移到其他项目支出,或者用“其他”支出来列支。因此审计部门要查处“三公”经费中存在的收支不完整、不真实问题,应该说很及时。
她建议,有关部门应借此对“三公”进行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规范,例如明确在预、决算中哪些具体支出科目必须被列入三公支出,哪些三公支出不能被移花接木到其他项目、科目内,以此达到规范预决算资金使用和支出中尚存的少数层次不清、类别不明的问题。同时她提出,有关部门后续还应进一步关注三公省下的经费,是否都被高效、合理地加以利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