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海外并购交易量逾1600亿美元
上市公司实施的并购案达77宗占比56%
■本报记者 曹卫新
11月1日,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的《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2025)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国际专题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由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制造与工业4.0研究所、易界网等承办。会上,专业从事企业跨境并购的投行易界网董事长冯林给出一组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实现显著增长,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671宗,几乎是去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两倍,交易总金额逾1600亿美元。来自普华永道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前三季度的671宗海外并购中,由上市公司实施的有377宗,占比56%。
上市公司成并购主力军
从现有海外并购交易来看,欧洲是一个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在欧洲里面又尤其是以英国和德国为主,包括法国、意大利等也是有相当大的投资量,再有就是传统的美国、日本等其它国家。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大概是达到了671次,整个的量是到了1600亿美金。他表示这一数据意味着今年年底很有可能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量,可能超过2000亿美金。
对于671次并购,民企占到差不多国企的5倍,然而从交易的价值上来说民企和国企基本持平。据冯林介绍,这个与以往2013年、2014年的并购完全不一样,那时候完全是国企主导,无论是从数量和交易的体量上。而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民企交易量超过国企。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在前三季度的671宗海外并购中,由上市公司实施的有377宗,占比56%。其中国内主板和国内中小板(含创业板)上市企业交易数量,占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总数的75%。从交易金额而言,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金额达679亿美元。海外并购中,上市公司持续成为并购的主力军。
一周两起中资在德收购案叫停
海外并购遇冷?
然而,国内海外并购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10月份两起中资在德收购案突然被叫停,引发市场对于海外并购前景的担忧。
10月24日,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宣布,德国联邦经济部已于21日撤回了今年9月8日授予中国福建宏芯基金(FGC)6.7亿欧元收购该公司的批准令,将对这项交易重启评估。时隔几日,10月27日晚,德国联邦经济部确认,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中资企业对德国照明企业欧司朗(OSRAM)旗下灯具业务品牌朗德万斯(LEDVANCE)的收购案,连续一周之内,两起海外收购案忽然间前途未卜。
此次论坛上,针对这一现象,法国大使馆国际投资顾问Florent MANGIN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在国际上有所发展,需要走出去快速并购国际上的一些技术,同样,对于欧洲和法国的公司来说,他们也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这种趋势无疑会持续。当然,有时候出于监管的一些原因,会有一些并购推迟的现象发生。总结下来,Florent MANGIN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需要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并购这家公司,你的战略是什么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沟通的问题。
太平资本投资总监张双喜也表示,分析海外并购的缘由,可以从国内很多机构的行为入手,实际上是因为大家都有很大的配置需求。张双喜透露,过去险资做配置,选择做股票,买债券投不动产,现在海外资产也是非常重要的配置。随着近来监管层不断地放开配置资产的范围和比例,近来很多保险公司也去举牌国内的上市公司,举牌境外的优质资产。比如,安邦以6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酒店连锁strategic hotel。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