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未来几个月一二线楼市料量缩价稳
□本报记者 倪铭娅
楼市调控新政满月,未来房价走势如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楼市调控新政实施后,购房门槛的提高和银行信贷的收紧将使热点城市的楼市需求进入观望期,加之基数效应,热点城市楼市成交同比增速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一些价格上涨趋势减缓、个别政策执行力度较大的城市,其房价可能会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未来几个月,一二线城市楼市可能呈量缩价稳走势,三四线城市楼市销售面积增速会继续回升,但人口流向和资金流向因素均不支持其房价持续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新政之后房价走势整体趋缓,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不会因此立即出现下滑,相反,我认为,四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三季度可能还会有所上升。”连平表示,从经验看,与房价相比,房地产投资是相对滞后于房价的。一般而言,房价下跌一段时间后房地产投资才逐步下滑,房价上涨一段时间后房地产投资才出现回升,这段价格到投资传导的时滞至少在半年以上。由此推断,四季度或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不会出现下降。现在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5%-6%之间,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短期内再度下跌到1%的历史最低位可能性很小,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处于5%-8%之间,预计明年上半年投资增速仍会相对平稳。
谈到四季度整体投资情况,连平表示,四季度房地产投资表现不差,基建投资会继续发力,其投资增速可能会突破20%,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也正在回升。总体来看,四季度整体投资增速会有所提升,但幅度不会很大,对经济企稳会贡献正能量。
连平表示,综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下一步在加大基建投资的同时,要实施多维度稳增长政策,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和消费增长,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应推出更多助推经济结构转型的相关项目。在加快推进治理产能过剩的同时,要有效提振市场需求,鼓励传统企业创新转型,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形成新的投资需求。货币政策要保持基本稳定,除非发生重大负面冲击,基准利率应保持在现有水平不变。货币政策应合理判断和把握好前瞻效应,一方面不宜进一步向松调节,防止过度放松形成超调效应;另一方面则应高度关注政策的逆周期效应,灵活应对流动性持续充裕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必要时及时采取针对性举措。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即将发布的10月CPI和PPI数据?
连平:10月CPI和PPI都有可能上升。天气转凉,蔬菜价格可能季节性上涨。近期原油价格有所上升,国内燃油价格调升,石油相关消费品价格上涨。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对非食品价格带来推升作用。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继续对CPI形成支撑。预计CPI同比增速上升至2.1%。
年初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升,与工业生产联系较为紧密的原料价格持续上升,输入端价格企稳回升。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下游市场需求逐渐改善,带动工业出厂产品价格可能保持回升态势。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去产能目标的80%,对价格预期起到提振作用,未来可能会有相应的补库存过程。多方面因素对工业产品价格起到抬升作用,预计PPI同比增速仍会上升。
中国证券报:今年信贷增速呈现高增长态势,原因何在?高信贷对经济有何影响?
连平:受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今年信贷实际增长较快。截至9月底,今年地方政府已发行政府债券5.08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债券属于债务置换发行。保守估计截至9月底,被置换的银行贷款约3.5万亿元—4万亿元。因而1-9月实际信贷增长已近13.5万亿元—14.1万亿元,实际余额增速或在16.5%之上。如果今年保持去年13.3%的信贷增速,全年信贷投放约12.5万亿元。今年地方政府可能会进行5万亿元的债务置换,这意味着2016年实际信贷增量很可能约为17万亿元,实际信贷余额同比增速达18%左右。实际信贷高速增长是当前经济企稳改善的重要金融支撑,但也是M1高企和局部资产价格泡沫的源泉。
信贷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信贷流向大型基建类项目。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仍然较高,吸收信贷相对有限。二是去年底至今的高温楼市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加之去年股市大幅向下波动,整体市场利率下行,也增加了楼市吸引力。事实上今年按揭贷款占实际新增信贷的比重远低于三分之一,故不应夸大。可以看到的是,在多地限购限贷政策密集推出后,按揭需求对未来信贷增长的推动力会明显减弱。
从过去一段时间信贷高速增长结构来看,基建等一些大型项目以及房地产带来的信贷投入很大程度上对于上游的建材等多个产业起到带动作用,既有益于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也有利于稳住经济增速。但这种结构分化明显的信贷投放结构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逐步企稳、部分制造业开始复苏以及新兴产业的加快成长,信贷投向结构必定将优化改善。这将有利于保住稳增长政策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当然下一步还需要针对性政策加以催化。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