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赴港上市潮流持续 境内基石投资者用汇需求上升
监管层推境外上市外汇绿色通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接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士处获悉,外汇局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创新外汇管理方式,为境内企业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另据记者了解,最近在香港上市的招商证券和邮储银行已经运用绿色通道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
鉴于香港在地域和文化上的优势,香港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境外融资的首选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共有387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含H股和红筹股),累计募集资金约5300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虽然全球跨境IPO受不稳定因素影响,同比出现严重萎缩,但是中国内地公司的表现依然十分突出。
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企业赴香港交易所上市继续引领全球跨境IPO市场,占2016上半年全球十大跨境IPO交易半数。其中,金融服务和医疗成为领先行业。上半年IPO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浙商银行、天津银行、融信中国控股、成实外教育有限公司、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与境内首次公开发行(IPO)不同,香港IPO引入了基石投资者制度。即境内企业在香港IPO时,事先与一些知名的机构投资人、企业集团或富豪签订购股协议,以IPO的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一些境内机构也有意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H股IPO,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用汇需求。但境内机构境外投资证券市场,属于尚未完全开放的资本项目交易,相关监管部门也由此考虑推进境外上市外汇管理相关支持措施。
招商证券于今年10月7日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3亿美元。招商证券董事会秘书吴慧峰对记者表示,招商证券于2015年启动H股境外上市项目,经过一年的筹备,到2016年第三季度,各项工作都已经就绪。但是,在上市项目的关键阶段,面对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双重挑战,招商证券H股发行面临错失最佳时间窗口,甚至发行失败的风险。“后来,我们与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希望取得外汇管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外汇局对此积极应对,在不违背现有政策框架和保障国际收支平衡下,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
吴慧峰说,招商证券应该说是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支持措施的首批受益者。最终,基石投资者购汇5.2亿美元,帮助招商证券成功在港上市。招商证券最终国际配售部分获得投资者3.41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行部分获得5.23倍超额认购。
作为今年全球IPO第一大单,邮储银行于今年9月28日完成挂牌上市,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募集资金591.5亿港元。据了解,在IPO过程中,邮储银行也引入了多家境内基石投资者。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徐学明表示,从引进战略投资者到H股IPO,邮储银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今年2月正式启动IPO,用时7个月,完成了各项内外部工作,最终实现了9月28日挂牌上市。“国家外汇管理局结合我行情况,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安排,帮助我行解决了实际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外汇局为境内企业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一方面可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对于有效缓解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外汇局强调便利化和防风险并重。一方面,不断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外汇市场发展,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做好与市场的沟通,不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例如,坚持个人年度五万美元购汇政策不改变,尽可能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严格要求银行履行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核责任,加强银行自律机制建设,保持对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维护我国经济金融安全。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