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据凤凰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8日上午,全国已有22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其中,上海、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185元、42426元,是全国目前仅有的超过4万元大关的地区。此外,7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名义增速跑输GDP。从全国来看,今年各地工资增速现呈现出减缓趋势。
城镇居民收入上海第一 7省市收入名义增速跑输GDP
截至10月28日,全国已有22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85元摘得全国桂冠,第二为北京(42426元),第三为浙江(36093元)。上海、北京为全国目前仅有的超过4万元大关的地区。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情况,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以25337元为界,目前共有7个省份人均收入高于国家整体水平,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福建、山东。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国GDP增速6.7%,即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跑输GDP。
各省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陆续公布。通常而言,GDP增速与居民收入都采取名义增速,或者都采取剔除物价的增速,这样两者才有可比性。但各地公布的GDP增速为剔除物价的增速,而居民收入增速往往未剔除物价,这样比较的结果是,大部分省市居民收入都高于GDP,然而也有省市居民收入名义增速低于GDP。
据统计,在这已公布的22个省份中,有8个省份城镇居民名义收入增速低于该省GDP增速,分别为天津、福建、重庆、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宁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都是GDP增速很高的地区,在全国各省份GDP增速排名中位于前列。其中,重庆、贵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包揽前三季度各省市GDP增速前6名,河南排名第9,宁夏第11。
经济发展是提升居民收入的必要条件,一地居民收入高低,大体上与人均GDP正相关。以上省市多为中西部省市,GDP总量不高,经济体量不大,人均GDP水平较低,成为制约当地居民收入一大原因。不过,从GDP增速比较来看,中西部较东部更具增长力,因此在各省GDP增速排名中名列前茅。
2016年居民收入放缓 学者:要特别关注这个风险点
在过去3年中,居民收入仍快于GDP增速。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GDP增长7.7%;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0%,GDP增长7.3%;2015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4%,GDP增长6.9%。而进入今年,居民收入开始跑输GDP。
此外,从今年各省市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来看,各地也有下调趋势。8月以来,包括北京、山东、四川、陕西、江西、河北等在内的11个省份密集公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与2015年相比,上述地区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多为持平或下调。此外,这11个省区市的上线(又称为预警线)也有所下调,各地均维持10%以上,但普遍降幅较大,多数下调4%-5%,最高达到7%。而下线则有少数省份与去年持平,仅有北京一地上调0.5%。
此前,高盛集团分析师称,中国的工资增速现已呈现出减缓趋势,并预计到2017年这一增幅还会进一步降至6.7%的水平。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今年出现了劳动工资增幅低于GDP的情况,要特别关注这个风险点。因为,如果劳动力工资涨得慢,对经济结构是一个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影响。
7月,统计局指出,全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仍存在一定困难。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表示,今年研报]价格下降使部分地区农业增收困难,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人民日报海外版则在7月援引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然伴随着新老业态更替与要素重新优化配置,这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而影响居民收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居民收入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高于GDP增速。只要收入增长趋势强劲,前景向好,便没有必要对短期起伏大惊小怪。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具体对象包括: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和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