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建设性
进入第二批试点的央企很有可能从金融领域深入改革,拓展出一条相对完备的金融产业链。
距离2016年7月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的披露,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经济观察报获悉,包括中国五矿、中交集团在内数家央企,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国资投资试点内部方案,目前方案雏形已经基本形成,有望年底前上报国资委审批。
今年7月,继诚通、国新两家企业纳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之后,国资委宣布了另外7家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企业。它们分别是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和保利集团。与运营试点有所区别的是,投资公司的央企试点将尤其注重市场化改革的趋向,以资本为纽带,突出企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观察报获悉,下一步,进入第二批试点的央企很有可能从金融领域深入改革,拓展出一条相对完备的金融产业链。
一位入围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的央企人士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打算下一步向完备的金融控股公司层面发展,比如企业下属的相关企业正筹备上市,主业也会不断分拆上市,直至企业整体趋于一个股权控股集团,从而实现以资本为纽带,来撬动、管控整个集团。方案还未敲定,稿后才会上报国资委。
在今年7月第二批试点公布之前,国资委已经在中粮集团和国投公司进行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并在24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5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至于下一步的打算,一位入围第二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的央企人士表示,初步的考虑是,未来将以资本运营和股权管理为重点,把金融产业链做得更完整,等金融控股公司的条件成熟了,集团主业会不断分拆上市,在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等功能上做延展。
与此同时,地方国资平台的改革推进与上述央企的雏形思路存在共通之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盛)正在推进股权进退流动,筹集资金投入新兴产业。
经济观察报还获悉,为了完成“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搭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的目标,国资委已经在中粮集团、国投等8家企业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向中粮集团、国投董事会下放了18项权利。下放中粮的权利就涉及资产配置、薪酬分配、市场化用人、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权利下放,未来将从以管资产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
目前,中粮集团核心业务资本占比已达到71%;国投已将总部决策的153个事项中的70项授权试点子企业董事会自主决策,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减少超过1/3。
试点方案编制中
上述央企人士表示,对于具体的方案内容,目前领导层正在研讨,详尽的的改革思路还在讨论当中,而且由于缺乏参考经验,目前的考虑是“谨慎推进”为主。至于试点带来的变化,这位央企人士表示,改革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尤其是金融领域,比如在股权投资方面,未来像航空航天、旅游经济等领域都会考虑布局,也就是原来没有介入的领域,在试点后打算更深一步介入。
经济观察报获悉,下一步,该企业或将重点拓展基金的发展,投资将和基金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包括政府主导的基金、企业自己发起的基金,还会协同社会金融资本一起参与,未来不排除收购一些城市的商业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完善金融产业链,而这也是企业被纳入试点后的一个重要考量。
上述央企正在考虑的新兴领域投资在地方曾有过实践操作,成立于2007年,由盛融和大盛两家国有投资公司合并的上海国盛便在这一点上展开过尝试。
在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方面,上海国盛先后参股中国商用飞机、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中航民用航空电子等重大产业项目,参股联合、浦东、仲盛、国智等四家融资担保公司和盛虔、古贤、真金等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同时通过公开市场发债和资产变现等市场化手段进行融资。如2014年,公司共盘活变现资产74亿元,2015年公司在境内发行规模最大的可交换公司债券,融资规模50亿元。
在推动股权进退流动,筹集资金投入新兴产业方面,袁东明表示,划转产业集团上市公司股权后,上海国盛将通过市场发债和与其他市属现金流充足的企业股权置换等方式变现,收益一部分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部分投入到新兴产业,最终完成国有资本布局调整的目标。
除了上述企业,中国五矿也在努力探索最新的改革路径,这其中包括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方案编制。经济观察报获悉,中国五矿最新的改革方向落在集团总部改革上,以及与中冶一齐打造金属矿产全产业链上。
中国五矿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第二批试点企业,中国五矿集团近期改革推进力度加大,以打造金属矿产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注、高效、透明的价值创造型总部为导向,进行了大规模的总部职能优化调整。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五矿的本次改革,总部职能部门已经由18个整合压缩为12个(含工会),总部员工由目前326人压缩控制在240人以内,二级部门负责人及以上职位从目前168人减少至60人。调整后的总部机构,将以核心职能单元为基础,有效运用项目化组织,大力推动共性业务共享化,确保精干高效。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国五矿了解到,本次总部调整涉及到的一条就是:以符合金属矿产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控要求为目标,强化资源配置、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等功能。
经济观察报获悉,中国五矿董事长何文波在内部改革动员会上强调:中国五矿处在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加快战略重组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同时,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11月4日-5日举行的第三届大梅沙论坛上透露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最新进展:36家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改组组建方式、投资运营模式、授权范围、作用发挥等方面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地方试点探路
依旧以上海国盛为例,目前,上海国盛正在从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向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转变,逐步剥离实业资产,仅持有股权资产,实行国有股权的管理和运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国盛集团总资产近400亿元,净资产240亿元。
而在推动市属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层面,袁东明表示,上海国盛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后,将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划转到上海国盛,由上海国盛运营。在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决策机制上,上海市成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由主管副市长任主任,市国资委、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及平台公司的负责人任委员,投资决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资委,整体上市方案由国盛集团等平台公司的资本运营委员会研究提出,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办公室,最后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完成决策。
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的思路,下一步,作为国有资本流动平台,国盛集团将通过股权划转、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置换、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增减持等多种市场化方式,实现股权流动,筹集资金投入新兴产业,形成资金流动和布局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
除了上海国盛,北京市国有资本经管中心也在进行改革探索。
袁东明表示,为了持续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中心目前的操作流程是,严格对外投资决策程序,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国管中心所有对外投资和重大事项都严格遵循办公会先审议,然后报市国资委审核,最后报市政府最终审批的程序。
数据统计显示,七年来,国管中心累计实现利润155亿元,对外投资的近千亿元资产已大幅升值,目前公允价值超过1500亿元,带动各类投资超千亿元,一定程度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有效保值增值。
截至2015年年末,国管中心合并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受托管理资产超过3000亿元,已成为我国超大型的国有股权管理机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为了增强国有资本抗风险能力,目前,国管中心已经出资70多亿元重组中信建投,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出资60多亿元增资北京农商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督促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体系。
受托管理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的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中心,还参与着重大项目投资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目前,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中心已受托管理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等重大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相关项目梳理和投资正在推进。
拓展金融产业链
上述央企人士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正在打算下一步向完备的金融控股公司层面发展,比如企业下属的相关企业正在筹备上市,之后该企业的主业也会不断分拆上市,从集团到子企业形成一个整体上市公司后,再不断进行专业分拆,历经不断上市的打磨后,企业整体就趋于一个股权控股集团,从而实现以资本为纽带,来撬动、管控整个集团。
实际上,该企业在试点之前,就曾在与区域市场对接,在区域基金层面屡屡发力,试点之后,将迎来新一轮投资领域的扩展,以及资本运作的不断升级,比如原来只聚焦于主业投资,试点后将考虑尝试一些新兴领域的投资,包括整个公司的运作也将更加以资本为纽带,联系也更加紧密,从而更加突出整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国资人士表示,从国资委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如果通过此轮试点,即通过行业内的龙头央企,拓宽产业投资链条,并推动相关产业做到国家公司,做成世界一流。也就是通过试点企业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和相关联的产业,打通整个行业内的产业链,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产业群,这是顶层设计的主体想法,是基于一定宏观考虑的。
随着试点的推动,试点央企的企业自主权将得以进一步放开,投资面也将随之扩宽。例如已经出台试点方案的中粮,未来将打通整个中国粮食产业链,提升整个粮食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这是不容忽略的大方向。
同时,随着国资运营、投资公司试点的推进,两类公司在运行中面临的双重角色亦是值得注意之处。
上述国资人士表示,两类公司作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平台,既需要完成政府或国资委交予的任务,但同时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又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运行中,双重角色往往会带来改革的挑战。
一方面,两类公司由于自身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会寻求更加具有自由度的市场路径,另一方面,例如地方政府对两类公司的发展更多倾向于要求完成交予的任务,从而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的发展形成约束。
比如在投融资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以指令方式要求平台公司将借贷、担保或国有资本收益资金用于当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些项目本身投资风险较大,一旦发生投资风险或者资产沉淀,将给国资投资、运营平台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较大影响。还有一些地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职能设置时,明确不对外投资经营。
下一步,一些地方政府或其他监管部门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平台公司的功能定位和改革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清晰、细化,尽量规避优质资产沉淀,大量国有资金滞留、消耗在集团公司层面。
对于这一点,上述入围第二批试点的一家央企已经开始有所考虑,正在进行资本运营公司的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困难企业改革,目前针对现金流困难的部分企业,正在争取行业改革脱困的相关政策支持,在确保员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出台人员分流、内部重组、引入混合所有制等政策,首先为企业减亏扭亏创造条件,对于扭亏无望的基层单位,要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退出。“在此基础上,再推进资产重组工作,优化资本运营公司的管理架构设计,为后续改革试点铺路。”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