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态势大体良好,正逐步趋向平稳增长。趋稳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说明中国消费者正在适应经济新常态,”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表示。尼尔森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6,与上个季度持平并与去年同期持平。
“近六成的中国受访者对他们未来一年的个人经济状况(60%)和就业预期(58%)表示乐观,今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将会保持稳定。”尼尔森中国副总裁伍懿华在接受人民财经专访时认为,中国消费者行为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理念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提振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动力。
据介绍,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内容包括消费者的就业预期、个人经济状况以及当下消费的意愿。消费者信心高于100则被称为情况积极,反之则称为情况消极。
政策扶持助力西部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提振
东部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一季度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第一季度的117上升至三季度120。与此同时,中国西部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呈现出相同的增长态势,从一季度的95上扬至三季度的98。
尼尔森报告称西部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增长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由于加大了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经济形势的好转带动西部消费者对个人工作前景和收入预期的企稳回升,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当地消费者大幅提升的消费意愿,从二季度的35上升至40。
同时,西部家庭支出以基础生活消费为主,55%的西部消费者会购买基础日用品时增加消费,还有50%的消费者愿意在购买水电煤气等方面增加开销。而东部消费者则更加乐于为提升生活品质享受而买单,有51%的东部消费者更愿意为外出就餐和购买服饰来提升个人形象增加开支,40%的消费者更愿意花钱外出度假旅游。
西部地区消费升级潜力也在逐步显现。“西部消费增长与消费者信心提升也会影响到品质消费行业,西部地区润唇膏(18%)、面膜(15%)和酸奶/乳酸菌饮料(13%)等销售在增加,这表明基础消费和品质消费的需求在西部地区是同时存在的”,伍懿华表示。
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迅速增长
尼尔森研究发现,中国各城市级别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第三季度出现分化,一二三线城市均出现信心提升,二线城市上涨尤为明显,从二季度的105上升至110。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较上季度稳定在107。
上半年绝大部分二线城市GDP和投资增速快,高于全国平均。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当地就业形势回暖,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有了更好的预期。
研究发现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在电子产品、美容护肤及服饰上增加花费明显。
快消品增长额呈现趋缓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走上稳中求进的道路,总体经济开始适应新常态,多数快速消费品销售额的增长也逐渐开始减速,表现为中国快消品市场近年来呈缓慢态势,从2014年14%的双位数高增长转为今年的6%单位数增长。
快消品销售额增长减速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产品的溢价在去年一年中降低了,由两年前的5%变为今年的1%。
同时尼尔森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网购快消品,这对于中国零售业整体影响巨大。网上快消品的销售促进了快消品销售额5%的增长,比去年增加1%。
伍懿华介绍说,创新是促进快消品进一步畅销的关键,也是增加品牌溢价的重要动力。“例如,虽然牙龈护理牙膏的价格比牙膏品类的平均价格高1.5倍,但销售增长额在2016年上半年较品类均值高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