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湖波光潋滟,鸢飞鱼跃,林荫道游人健步……广州正释放特有的“环境力”,塑造经济转型升级新优势。
4.0版营商环境:便捷而包容
一组数字说明了广州商业的活跃:每千人中有40个老板。截至9月底,广州实有各类商事主体146.7万户。前三季度,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22%。
广州在全国比较早地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如今这些理念已融入商业的血液,正更新着这个古老商都的“内存”。
连续3年,广州位居《福布斯》杂志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一。
靠什么吸引投资?过去,不少地方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土地税收优惠、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广州企业给出的答案,最看重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不符合自贸区所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机制。自贸区是制定一个准入标准,外资、国资和民资都一样的待遇。”广州市商委副主任杨勇说。
跨境电商是自贸区的热门新业态,这里有京东国际、苏宁云商、唯品会、天猫国际等巨头,也有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中小企业。
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跨境电商备案管理制度。企业无论大小,交齐材料就可以备案,备案就可以开展业务。
在自贸区的带动下,广州的营商环境凸显三个关键词:
——速度。随着“多证联办”改革的推进,审批时间缩减了30多个工作日。
——便利。“政务”服务还可以“免费包邮”,同城半日达,足不出户就可办执照。
——透明。哪些政府部门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处罚职权有多少项?以上“权责清单”早已“晒”在阳光底下。从明年1月1日开始,广州所有执法部门将向社会公开本部门上一年度的行政执法数据。
“森林式”创新环境:大珠小珠落玉盘
金发科技去年拿到了27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补助,这相当于其约5亿元研发投入的5%。这是一家新材料企业,宝马、本田、大众等汽车里的改性塑料就来自它。
在董事长袁志敏眼里,研发投入是产业基础,因此十多年来一直将销售收入的5%左右用于研发。财政对研发的补助被认为是对创新的尊重和鼓励,也会催生更多以科技创新安身立命的企业。
2000多家企业去年在广州拿到总额逾12亿元的研发补助。广州市科创委高新处处长陈烯说,这项被称作“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扶持政策“不设上限”,财政按企业投入的5%给补助。
广州市科创委发展规划处处长赵晓曦说,从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到科技金融,都有财政引导资金的身影,2017年科技投入预算将提高到100亿元。
创新环境的“卖点”还在于独特的工作方式。走进位于广州中央商务区的超甲级写字楼,一批初创公司自由职业者在这里分享智慧。
这家名为“酷窝”的联合办公空间位于中央商务区。“让创新离互联网和金融尽可能近,改变人们的办公方式。”酷窝联合创始人吴家耀说,上线一年来,酷窝广州空间已进驻超过100家初创企业,全球会员突破10万。“打造创新社区,让所有创新的智慧连接、分享。”
广州已有180家孵化器、84家众创空间,数以千计的初创企业从中走出来。《快公司》杂志评出的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中,13家诞生于广州。
大量研发机构的聚集也是广州致力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优势资源。广东省近九成的大学、97%的科研院所以及几乎全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设在广州。
在这个市场化程度高的商业城市,企业被认为是创新的主体。40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广州的创新图谱。
“昂贵的”生态环境:又见白鹭飞
从事商业楼宇顾问的马炜图最近带客看楼的首站并不是位于中央商务区的写字楼,而是先到珠江对岸的海珠湿地。
他带来的多是有意于进驻广州的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很多投资人士看到这一片湿地后,落户的决心马上增加几分”。
这个占地1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全国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中心城区的湿地,如同广州口中含着的“金钥匙”。今年10月,“摩拜单车”选择这一骑行最佳去处作为在广州上线的首发地。
漫步其中,无论清晨还是傍晚,总能看见成群的跑步者,桂花香扑面而来,野鸭子在水中嬉戏,还能见到白鹭划过水面……
这样的环境无疑是城市的稀缺资源,价值不可估量,不乏开发者“打主意”。海珠区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级湿地,这里禁止任何开发,保留原生态。
如果说这是为了留住生态,多少钱也不能“挣”,那么位于中央商务区的花城广场却是花多少钱也要打造的“白菜心生态”。
这里是拆出来的城市花园,周边高楼林立。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之地,为市民和游人留出大片的绿色空间相当“昂贵”。
有舍必有得。如今,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千年商都不断涵养的创新生态,正吸引着全球高端资源聚集,一座国际科创枢纽矗立珠江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