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北京市环保局宣布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地方标准,引起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事实上,从明年1月1日起,全国轻型汽油车正式开始实施“国Ⅴ”标准,而根据环保部此前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国Ⅵ”标准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出台,并计划于2020年开始分阶段实施。
在“国Ⅴ”还未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要在两至三年时间内升级到“国Ⅵ”标准,这样的速度让车企直呼“压力山大”。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的压力不仅来自比“国Ⅴ”还要严苛30%的“国Ⅵ”标准,在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上,车企还得应对5L/百公里的油耗目标值,两个标准的同时实施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成本与研发压力。
“双限”将至
“从汽车行业角度来看,‘国Ⅵ’标准确实可称之为史上最严。这个严,主要体现在测试工况最严格,排放限值设定最严格,导入标准时间最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何鹏曾公开表示。
NBD汽车了解到,“国Ⅵ”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在本月截止,预计年内正式发布。参照此前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提前实施国Ⅴ的方式,相关省份实施“国Ⅵ”的时间,可能要早于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2020年。
要达到“国Ⅵ”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技术升级,而且需要改造尾气净化装置。一般来说,车企的平均研发周期在两年左右,要在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将油品标准从“国Ⅴ”升至“国Ⅵ”,对于车企来说显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即使是大众这样的世界级汽车集团,也曾因平衡成本与技术而在美国选择通过作弊软件应对当地的排放标准,面对“史上最严”的“国Ⅵ”,国内不少车企都直呼“压力山大。”
事实上,车企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国“Ⅵ”。根据最新的要求,2020年,车企要达到5升/百公里平均油耗的要求,而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5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显示,2015年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04L/百公里。
同时,根据此前工信部制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达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对于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企业,将采取暂停部分车型公告等处罚。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明两年问题不大,但进入2018年以后,百公里(油耗)每年要降低0.5L,难度极大。”
自主品牌挑战大
“事实上,我国2030年的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2025年的标准,总体来说有5年的差距。”奕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中央第二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辛军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表示。
辛军进一步解释称,虽然“双限”是所有车企都面临的考验,但由于我国的标准较之欧洲标准要低,因此对于大部分合资以及外资企业来说,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实现起来的难度并不大。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还是有不小的挑战。其中面临的将是成本与技术研发的双重挑战。
NBD汽车了解到,除可通过新能源汽车来拉低企业整体平均油耗外,当前降低整车油耗的主要技术路径有动力总成优化、车身轻量化以及混合动力技术等。
对于车身轻量化问题,一位自主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NBD汽车,整车重量减轻10%可使油耗降低6%,但镁铝合金价格较之传统钢材要高出几倍,碳纤维价格则要高出十几倍,企业压力成本不言而喻。
而对于混动这一技术路径,辛军表示,要面向5L/百公里后更严苛的油耗标准,油混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但技术和成本都是自主品牌无法绕开的难题。”科力远(600478,SH)相关负责人告诉NBD汽车,较之于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动,油混的技术要求更高,“在前期缺少发动机技术积累的背景下,要突破非常难,更何况目前除了日系已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外,其他车企在价格上无法与之抗衡。”
此外,面对“国Ⅵ”所带来的技术改进成本,一位零部件企业的高管告诉NBD汽车,“发动机升级和尾气排放装置升级,两项加在一起,轻型车单车的升级成本约为1500~2000元(左右)。”
由此来看,这对于在盈利能力上本就处于弱势的自主品牌,既要面对技术研发瓶颈,同时“时间紧、任务重”,此外还得考虑产品成本上升,所将面对的挑战可谓前所未有的严峻。
(原标题:史上最严国Ⅵ标准或提前来袭自主品牌“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