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鹰觅君(微信公号:yingmi909)
前几天,鹰觅君写了一篇《商铺除了租给中介,还能怎么玩?》的文章,没想到后台热闹爆了。粉丝们留言,纷纷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惶恐。
不知别的城市如何,就北京而言,最近一年尤其是这半年,伴随着房价的暴涨,房产中介大有成为米铺的趋势。一个小区外面如果没有几家联排的中介铺面,就好像不属于这个世界一样。
除了老牌中介继续见缝插针,这两年一直主攻线上的互联网中介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中介,也都开始做起了拓展实体店的生意。
这些中介,通常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只露出一个小门脸,有的摆上两张桌子,两台电脑,再挂上某某名字的几乎不带任何装饰的粗陋牌匾,猛然间就开张迎客了。
让人们不禁怀疑,有一天他们会突然消失,就像它们倏忽出现的样子。
傍晚的下班时间,每每看到各路中介领着看房团在小区里四顾穿梭,胸中便立刻会涌出千万头草泥马。你知道你的街坊们在卖房了,而你并不知道未来的街坊是怎样一群人类,比如白领工薪刚需族和刚够在北京买个房的外地小生意人,完全就是两种语境下的族群。
中介们,穿制服,打领带,察言观色,来往奉迎,巧舌如簧,这家的装修,那家的价格……
上周,链家左晖在公司15年之际,向全体员工发出了祭旗范儿的宣言——作“有尊严的屌丝”。
你没看错,是——屌丝。
他的原话是,“经纪人行业会一直是个屌丝行业,链家也一直会是一个很屌丝的企业”。
一个企业的掌门人号召全体员工作屌丝,不管是怎样的屌丝,这在商界都是很骇人的一个提法。这等于说,员工们再怎么奋斗努力恪守职责,老大还是让你当一枚屌丝,每一名员工都要彻底摒弃让主流价值认可的幻想。
真心不知道左晖这样表达的出发点是什么,或者也许只是用词不当。
可是他同时也给出了很“智商”的理由。他说,“服务行业的本质就是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事无巨细,工作要围绕客户,要受委屈。”所以,这决定了经纪人行业只能是屌丝行业。
左晖说自己不会品红酒,也不打高尔夫,M1M2也搞不大懂什么意思,这的确说明了他是一个真正专注于自己专业的人,否则怎么会说出这种定论服务行业的超级笑话。
银行业也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工作量大,时间长,要小心谨慎,处处围绕客户,为什么没人觉得银行业是个屌丝行业,它的员工们是屌丝?相反,银行这碗饭,是无数人打破头都想干的体面工作。
就算是经纪人行业,也并不全是左老板口中的那般悲壮难抑。
美国的房地产经纪人就很体面。他们受人尊重,优秀经纪人的社会地位不亚于医生和律师。
不过,左晖关于“屌丝”的论断也是国内实情。记得早十多年前的北京,某些时候房产经纪人基本就是黑社会的代名词,如今日益规范升级,但也没有离开狡诈、低端、缺乏诚信的大众印象(排除一些极个别的优秀经纪人)。
同样的一个行业,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根本上的区别,还是行业的制度设计。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制度可以激发人向善的正能量;相反,一个恶的或不合理的制度,会诱发释放人的劣根性。
美国的经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主流社会的肯定,全赖于一套优越的经纪人制度体系。他们把经纪人分为买房经纪人和卖房经纪人,他们各自为所属的客群服务,这样就在源头上决定了两类经纪人做事的出发点——就是最大化买家或卖家的利益。
有的卖方经纪人为了让手中的房子卖个好价钱,会自己贴钱提升房屋风格吸引买家,也会自掏腰包印刷铜版纸广告分发扩散;而买方经纪人则会尽力与卖方经纪人协商砍价,来为客户争取一个有利的买入价格。
为保证这样的制度目标顺畅实现,美国管理部门也是拼了——
以德克萨斯州为例,在从事这一工作之前
需要完成6门学科、180小时的课堂学习;
课程完成后,要经历4小时的全国和地区考试合格;
接下来,要通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背景调查;
签约经纪人公司颁发执照;
经过四年以上实践工作才可以获得经纪人资格;
房地产经纪人员每年还必须参加考试接受再教育;
执照每两年申请重新换发。
艾玛,这是真的,为了一个经纪人资格,连FBI都参与进来了!可以看出,为了能让这套制度设计顺利运转,管理部门从理论、实践和道德三层面进行了严格把控。
房产交易算得上是大宗商品交易,很多家庭的资产大部分都是房产,理应受到严格规范和保护。美国的这种设计,算得上是一个合理协调买方、卖方和经纪公司三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制度体系下,一名成熟经纪人的品格素养和专业素质基本都能够得到保证,很多经纪人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让这份职业大体上脱离了草莽气息。
现在来反观一下国内中介。
从根本上来说,国内的经纪人制度体系还很初级,门槛很低,基本谈不上能够激励人性之善,最多在企业文化和内部纪律上有所约束。
他们买卖通吃,完全是一个中介的角色。这样一个定位就决定了,经纪人的最大价值是促进成交,同时尽可能兼顾买卖双方的利益。
这种利益顺序经常带来的问题是,经纪人为促进成交而不惜使用哄骗、诱导、虚假房源、传播流言等等手段,将道德风险的敞口无限放大。在促进成交的利益驱动下,道德底线实际成了最后一道防线,而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之低,恰恰又在这方面难以堵漏。
尽管管理部门开始升级规范强度,各大中介内部也开始加强培训、严控流程以及推出监察制度,但只能治标不治本,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如何来修正,是一个时代的现象和命题。
在这种交易氛围下,客户尤其是买家本能地不会完全信任经纪人。就算是一桩清清白白的交易,也很难得到客户的赞赏。
国内中介很屌丝,不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也不是垄断,更不是高佣金(美国佣金更是高达6%左右),而是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不公平,导致客户利益不能得到真正保证,每一笔交易实际押宝在了经纪人的道德水准之上,这就成了碰运气的事情。
链家这两年在互联网中介强势崛起的竞争中,开始拼命提高服务标准,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比如门店会提供便民设施,经纪人层级跟进服务,凶宅理赔等等。说实在的,这些具体的服务措施几乎达到了挑战人性的高度。
结果是什么呢?今年初,一场全民“倒链运动”根本不买账,直接打脸链家,充分暴露了问题的本质。
关键矛盾不靠变革解决,而在次要的环节采取攻心术,实际并不能扭转人们的印象。就像一个人到商店就想买包盐就走,而店家一路上给他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而在最后买盐这件关键事情上不能透明交易,不相信客户的体验会好到哪里去。
眼下这就是一个死结。
左晖能发出全心当屌丝的倡议,大概也是看穿了现实,并自愿全力配合。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深受屌丝的言语暴力,他说甘愿自称是屌丝的那些人,就是摆明了自己是一滩烂泥,并且自己也非常享受作烂泥的滋味。
好像从没听说过马云自称自己、企业和员工都是屌丝,实际上他最有资格成就屌丝梦想,只要一开始就采用信息不对称的盈利模式,并让自己的平台利益优先最大化,他可能很早就日进斗金了,但也注定会蹦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大多数时候,企业的边际就是老板的胸怀。
中介行业,至今还没有看到任何改变现状的苗头,而曾掀起行业巨浪的互联网中介现在也在朝传统方向转型。偏见依旧,并且有人自认屌丝。
而我们,却已经毫不犹豫地跨进了存量房时代,房产中介会经手大部分的买家和房源,以后只要是关于房子的买卖很大可能性都会遭遇中介——一群屌丝。
你害怕吗?
关注鹰觅房产新媒体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