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新趋势:东部增长放慢 中西部加快聚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6-11-23 08:00:00

  中国人口分布新趋势: 东部增长放慢,中西部加快聚集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肖明

  导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统计年鉴发现,最近几年,中国常住人口分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京沪的聚集力逐步下降,上海常住人口总量与新增量从去年开始负增长,北京今年有望步其后尘,但是以往人口净流出的省份人口却在反弹。

  今年合肥、武汉、郑州的房价为何暴涨?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增长图谱,揭示了背后的秘密。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发现,最近几年,中国常住人口分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京沪的聚集力逐步下降,上海常住人口总量与新增量从去年开始负增长,北京今年有望步其后尘,但是以往人口净流出的省份人口却在反弹,这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四川、贵州等。

  东北地区的人口仍在减少,2015年全国新增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地区,除了上海比上一年减少11万外,东北的黑龙江和辽宁分别减少了21万和9万。

  盘点全国人口流动大趋势,中国北方地区新增常住人口整体呈现减少的态势,东部人口增长也在放慢,中西部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因为长三角、京津冀就业机会减少,也不是居民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发展,而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聚集,伴随着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高房价、雾霾、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抑制了外来人口持续的增长。

  2015年,上海、北京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56.5万、123万。而有些地区,比如东北地区的就业机会在减少,2015年辽宁和黑龙江私企就业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138.9万、128万。

  中西部常住人口增长加快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最近几年常住人口的区域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部分地区新增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新增常住人口则呈增长趋势。

  东北地区人口总数出现负增长,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新增量下降明显。预计北京2016年人口总量可能会接近零增长,天津和河北新增常住人口也在快速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除了浙江以外(2015年新增常住人口31万,比2014年新增的10万大幅提高),上海和江苏的常住人口新增量都在下降,上海2015年常住人口总量比上一年减少了11万。江苏2015年新增人口16万,比上一年新增量减少了5万,按照这样的趋势,江苏常住人口未来也可能会进入负增长。

  而福建、广东的常住人口新增量却在增加。其中,广东2015年新增人口125万,比上一年新增量多了45万。

  在上海常住人口总数和新增量同时下降时,中部省份安徽这两项指标都在上升。2015年安徽常住人口新增加了61万,此前的2011、2012、2013、2014年安徽常住人口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1万、20万、42万、53万,扭转了2010年常住人口减少174万的态势。

  以往以人口输出著称的河南、广西、四川、贵州情况也类似。比如西部的四川2010年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140万。但是到了2011、2012、2013、2014、2015年,该地区常住人口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5万、26万、31万、33万、64万,呈现迅速加快的态势。

  2015年常住人口出现迅猛增加态势的地区还有西部的新疆,比上一年新增加了62万人。当地常住人口也呈现明显加快的态势,2011、2012、2013、2014年新疆常住人口总数比上年分别增加了24万、24万、31万、34万。

  陕西2015年新增常住人口18万,比上一年常住人口新增11万数字也大为增加。西部的其他地区,比如宁夏、青海、甘肃、西藏常住人口新增量多年比较稳定。

  什么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中国常住人口分布格局出现巨大变化,背后的原因复杂,并非因为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地区没有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2015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重庆私企的就业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23万、156.5万、347.3万、352万、120.4万、157.6万、123.7万,但是2015年常住人口比上一年明显增加的只有广东、浙江、山东、重庆,分别有125万、31万、58万、26万,江苏只增加了16万,北京增加19万,上海减少11万。

  这就是说,沿海地区普遍有充足的就业机会,但是部分地区由于规划和产业疏解等原因,聚集力下降。比如北京2010年到2015年常住人口新增量分别是102万、57万、50万、46万、37万、19万,逐年减少。上海2010年的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93万,但是此后每年新增量整体不断下降,2015年比上一年减少了11万。

  为什么沿海地区有就业机会,并且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大增,但是新增常住人口却呈现下降趋势?除了部分超大城市的主动疏解,与中西部私营企业的工资收入与沿海地区逐步缩小也有关。

  比如2010年安徽、四川、重庆的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是18493元、18316元、20790元,相比上海的23305元,分别差4812元、4989元、2515元,但是2015年上海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41762元,安徽、四川、重庆分别比上海少4614元、6635、-2451元。这就是说,除了四川外,2015年安徽私企平均工资与上海的差距在缩小,重庆私企平均工资甚至超过了上海。

  表面上看起来,四川与上海的私企工资差距拉大,但是由于上海生活成本高,扣除必要的开支因素,实际上在四川私企工作的收入比上海相差不大。

  以小学生人数占全部人数比,以及每平方米商品房价格对应当地居民收入来看,京沪竞争力很低。比如每万人小学生人数,京沪津都在300-400之间,但是河南是接近1000,贵州接近900,湖北、安徽、重庆接近700,这就是说京沪津等地外来户籍人口多,小学生配备比例其实是不足的。

  再以房价收入比看(每100平方米商品房均价与一对夫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京沪分别是21︰1、20︰1,天津也达到14︰1,但是重庆和四川、湖北、安徽都只有10︰1的水平,贵州甚至是9︰1。这就是说,中西部地区买房压力更低一些。

  实际上,中西部的居民收入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在缩小,同时中西部生活成本比京沪等地要低,这是中西部户籍人口开始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原籍附近地区回流的一个原因。

  这种回流,导致了常住人口区域分布格局的变化。

  2010年,安徽、河南、广西、四川、贵州常住人口总量,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174万、82万、246万、140万、58万。湖北2010年常住人口只增加了8万,辽宁、黑龙江只增加了7万。

  与此同时,2010年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北京、河北、天津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93万、171万、118万、311万、102万、160万、71万。

  这些地区常住人口的剧烈变动从一个侧面证明,2010年安徽、河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人口大量流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而最近几年,京津冀、长三角聚集力在下降,珠三角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东部的浙江等地以及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的人口流入方向。

  (编辑:李博)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标签: 新趋势 中国人口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