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支付手段抢了银行的地盘
“跟银行打交道越来越少”,人们在支付时,半数以上会选择支付宝或微信,选择刷卡的仅有两成多
张璐是北京国贸某公司的白领,谈起这些年个人金融生活的变化,张璐最大感受是:“跟银行打交道越来越少,银行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
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张璐最初接触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从支付宝开始的,“当时主要为淘宝购物和信用卡还款,我的钱其实都还在银行卡里,支付宝只是一个便捷通道。”
这种情况在2013年秋天有了改变,张璐发现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理财服务,“利率跟银行定存差不多,钱却可以随时取用,最让人心动的是,每天都能看到收益到账,很有获得感。”她当即把自己12万元的定期存款从银行取出来,全部转到余额宝里。
当个人资产主要配置在支付宝,手机就成了张璐最主要的支付工具,水电燃气费、看病挂号、手机充值、加油打车、发红包,“现在遇到花钱的事,我下意识地就会掏手机。”
慢慢地,张璐的几张银行卡都“退休”了,现在她出门很少带钱包。“有一次在小超市买东西,没带钱包,商家也没有扫码支付,结果售货员拿出手机直接跟我说:你用支付宝转给我吧,我替你付钱。”
不仅如此,张璐还逐渐尝试挑选适合自己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她的手机里,陆金所、宜人理财、凤凰金融等理财工具一应俱全,每当工资、奖金下发后,她会第一时间把钱转入余额宝或互联网理财产品。
知名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近期以问卷方式对全国各地银行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支付时,53.3%会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选择刷卡的仅22.9%,而转账时选择支付宝或微信的比例更高达72.3%。在理财方面,64.29%受访者的银行存款只占总资产的20%以下;21岁—35岁的年轻人中,仅18.71%的用户在投资理财时首选银行理财。
“如果不能发力追赶,未来银行可能只承担业务通道功能,互联网金融机构则会做出大量有市场、有客户的产品。”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重点打造的支付、理财,本来是传统银行的一大优势,却被银行忽略了,没有认真挖掘。这块业务虽然看似零星、小额,但因为量大面广,对发展个人客户至关重要。
“互联网金融平台能很好地为客户提供便捷化、一站式、综合式服务,这对银行是很大挑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冲击了银行业的支付、信用中介、金融服务三方面功能。传统金融中,银行之所以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就在于具有其它机构缺乏的支付功能,而信用中介是银行业标志性的核心功能,互联网金融通过低交易成本和大数据正改变着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