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 想起通钢
最惨的是陈国君,他妻子桂贺芬说:陈国君在吉林建龙4年,通钢3年,7年里没在家里过过一个春节,全是跟工人一起过的,但最终却被工人打死了。
王安/文
东北窘矣。政府当然不会不管共和国长子,2003年就提出振兴东北的口号,2016年新一轮扶持东北的高潮又现。2016年头10个月,国家层面已三次出台文件,如年底前敲定东北国企改革方案,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与东三省实行对口合作,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东北重点项目的倾斜,东北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在IPO审批时受优待等。
谁都知道,政府掏钱只是权宜之计,期待起引领作用,扶持不会持续,既不可能,也不公平,最终还得靠市场。
高层也试图从国企机制改革做文章,或现代企业制度,或民企介入,期待国企凤凰涅槃,杀出一条血路,但似乎一直没找到好办法。期间,2009年7月的吉林通钢事件,却延缓了东北国企改革的步伐。
通化钢铁集团建于1950年代,号称“吉林省长子”,近年每况愈下,像一挂气喘吁吁且胃口奇大的老牛车,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在吉林省国资委的主持下,2005年起开始引进民企北京建龙重工集团重组通钢,两进两出。2009年7月23日晚已有小字报煽动第二天聚集,说“建龙培训200名管理层要来接管,上万人要被一刀切下岗”云云。7月24日上午,建龙派出的通钢集团总经理陈国君与职工及分厂负责人沟通,受到围攻,上万人聚集厂区,局面失控。期间,吉林省副省长坐镇指挥武警公安,但在长达10多小时里竟未能进入厂区,未能救出陈国君。当晚9时,吉林省政府宣布建龙退出通钢重组。找到陈国君时,他已被殴死。
持续数年的建龙重组通钢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的,这里有领导的责任。当时的吉林省委书记曾在苏州市当书记,创造了“一年半时间,完成1034家国企改制”的纪录。到了吉林,这位领导延续了在苏州的思路,以“苏州速度”推进吉林的国企改革,“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实施国企改革攻坚,要连锅底抄,把最难的解决好,不留下任何问题。”
如今这位书记已因贪腐入狱,但在国企改革这件事上,他还是想做事的,比起当下许多官员的不作为,他还是不错的。只是在苏州做成了,但在吉林死人了。从通钢事件中可以找出无数的原因,比如书记的急躁,但最大的原因是,苏州人和通钢人不一样,通钢人多是抗美援朝部队的后代。
在通钢事件前两天,2009年7月22日宣布通钢集团重组方案,但通钢董事长等4位高管拒绝签字,当场辞职。这与两天后发生的惨案不无关系。
陈国君死后,通钢事件被迅速符号化。计有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原化工部部长秦仲达、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刘实等离退休高干及学者141人,以《关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重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倡议——从通化钢铁厂事件说起》为题,上书中共中央领导。更有甚者,中国工人研究网在香港出版了《通钢事件与国有情结》一书,序言旗帜鲜明《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国有情结”而欢呼》,书中录入的文章将陈国君被打死、建龙退出通钢称之为“阶段性胜利”。
是什么催生了通钢这场血腥的群体暴力?是民营企业的无情残暴?还是多年失宠的群体不合时宜的积怨反弹?或是既得利益者的幕后遥控?建龙走了,通钢就好了吗?通钢职工得到了什么?谁是赢家?最惨的是陈国君,他妻子桂贺芬说:陈国君在吉林建龙4年,通钢3年,7年里没在家里过过一个春节,全是跟工人一起过的,但最终却被工人打死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