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接连创下6年新低的背景下,11月中国外汇储备不出意料再度缩水,国家外汇管理局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数据公布后,第一时间在官方发布了答记者问,解释11月外储下降的原因。
央行12月7日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表”显示,1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515.98 亿美元,较这个月缩水690.57亿美元,这一降幅为今年1月以来新高。3.0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降至2011年3月以来的5年半新低。
以SDR计,中国11月外汇储备22541.61亿SDR,环比减少173亿SDR.
这是继7月、8月、9月和10月分别下降41.05亿美元、158.9亿美元、187.85亿美元和457.27亿美元后,中国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缩水。
接近700亿美元的降幅,略逊于市场预期。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为3.06万亿美元,较前月减少约600亿美元。
在央行公布数据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第一时间在官网就数据进行了答记者问。
国家外汇局将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归纳为四点:(1)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2)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3)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它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从11月份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国家外汇局表示。
11月,受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引发的乐观情绪等因素影响,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在月中一度升至102.05的14年新高,11月单月美元指数上涨3%。在强势美元的作用下,1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了1.69%。
不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在11月有所升值。
2016年11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8,较10月末上涨0.49%;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5.95和95.26,分别较10月末上涨0.93%和下跌0.27%。
对于11月人民币走势和外汇储备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他同时表示,尽管近期中国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非常充裕的。
面对接下来外汇或仍将下降的趋势,有机构认为,降准概率再次提升。
“在特朗普革命和美国经济向好的乐观预期支持下,美元大概率仍将保持强势。进入新的年度,1月份将再次迎来居民换汇和企业债务重整的高潮。预计未来2-3个月外汇储备仍将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考虑到双节期间的季节性资金紧张,降准的概率再次提升。”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