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还是个孩子,改革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要确保改革不出问题,就要运用勇气和智慧,推进并不断完善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凌敢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对于民营银行的创新发展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从首批五家试点到不再设限的常态化设立,民资进入银行业的热情依然高涨。首批试点的五家结果如何,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用“经营发展起势良好、市场定位日渐夯实、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合作协同逐步深化”这样几句话概况民营银行试点的情况。
在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以后,银监会又批准了6家民营银行的筹建,分别是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此外,还有6家进入审核阶段。未来将继续有一批民营银行获批筹建。
这也说明监管对五家银行两周年提交的答卷还算满意。银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329.31亿元,各项贷款611.57亿元,各项存款428.20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0.54%,拨备覆盖率471.21%,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整体运行审慎稳健。
“民营银行还是个孩子,改革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要确保改革不出问题,就要运用勇气和智慧,推进并不断完善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凌敢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对于民营银行的创新发展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在12月8日的发布会现场,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的行长也悉数出席,并详细介绍该行的发展情况,坦承探索中的困惑。
微众银行李南青:普惠的概念和理想更具象。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便明确了“连接者”的战略定位,希望凭借互联网科技助力同业合作,做金融市场的“补充者”。
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定位于以个存小贷为特色的微众银行,2015年5月便推出了爆款产品“微粒贷”。
截至2016年11月末,“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超1600亿元,总笔数超2000万笔,笔均放款约8000元,最高贷款日规模超1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超10万笔。主动授信客户数超6000万,覆盖了全国549个城市,31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微众银行签约并已成功上线运营的合作金融机构数量25家,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据李南青介绍,成立两年以来,微众银行已陆续推出微粒贷、微众银行APP、微车贷、微众有折等普惠金融产品,开拓联贷平台、“微动力”等普惠金融合作项目,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并稳健发展,初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银行经营模式。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微众银行采取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成为国内首个建成“去IOE”科技架构的银行,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李南青表示,这套系统符合可支持亿级海量用户及高并发交易,每账户IT运维成本与同行业相比降低了90%,使服务和让利于普罗大众成为可能。微众银行还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机器人客服等创新技术运用于实际业务场景。
(原标题:民营银行两周年:五行长盘点运行“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