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这些方面,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深入采访了相关地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志。
稳中有进,稳中有忧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谢建辉表示,湖南省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发展,稳的态势在持续,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与年初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可喜的是,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高于工业增速。服务业增速也高于第二产业。另外,经济质量也在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同时,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好,湘西、湘南和湘北地区差距也在缩小。“好的因素进一步积累,市场预期在增强,我们调研了370家企业,有投资欲望和对市场看好的都占80%以上。”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韶春表示,安徽经济发展也符合稳中有进的判断,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今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取得较好效果,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6.2%,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但张韶春也坦言,有些问题比较突出,如实体经济的困难依然比较多。今年前10个月,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6.5%,但分行业看数据并不乐观,利润主要源于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如果剔除煤炭等价格上涨因素,工业利润增长只有6.4%。“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回落,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回落造成的。目前,地方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收入。随着房地产调控和减税政策的影响,明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也在增大。”
目前,安徽区域分化情况比较明显。张韶春介绍,合肥、芜湖等地发展较好,但一些产能过剩、经济结构较单一的地区以及农业地区,发展则较为缓慢。“为确保明年经济发展走势平稳、结构向好、风险可控,我们采取了‘五大发展行动’、36项重点工程。明年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投资增长11.5%,财政收入增长9%,消费增长12%。”
“今年压缩钢铁50万吨、压缩煤炭9万吨的任务已提前完成,安置职工1000万人。青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54个月下降,但从今年9月份开始回升,多年想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吴海昆表示,今年青海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于预期的发展态势。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吴忠琼介绍说,受综合因素影响,今年辽宁经济“滑出合理区间”。辽宁省往年经济数据造假比较严重,今年纠正以后,经济数据下降幅度特别大。“今年是辽宁省最艰难的一年,GDP增长是负的,但就业和物价还比较稳定。交通物流、用电量是正增长。”
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推进落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考验地方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山西去产能压力大,但态度坚决。”山西省副省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王赋表示。
王赋介绍说,截至10月底,山西2016年度煤炭去产能提前“收官”,关闭25座煤矿,退出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煤炭减产量占全国39.3%,为改善全国煤炭供求关系、促进煤炭行业回暖作出了突出贡献。
“减量化生产压力大,对GDP、工业增加值都有影响,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山西也尝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甜头。”王赋表示,“6月份,山西省发电、用电、工业用电、外送电4个主要指标均出现明显好转,自2014年7月份以来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山西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1个百分点。9月份该指数上涨1.8%,结束了从2012年3月开始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9月份,山西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3%,出厂价格涨幅高于购进价格,扭转了从2011年3月开始长达66个月的价格倒挂状态。同时,企业开工率从4月开始回升,截至9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为88.8%,为2014年以来最高。”
“1~10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这些标志性变化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效果明显。这对自2011年经济持续低迷的山西来说很振奋。”王赋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希望相关政策在2017年能够早点出台。
同时,王赋建议,因为企业关停兼并涉及债务等众多问题,希望去产能不仅仅是关停企业,能否考虑用“关而不拆”的办法研究应急储备办法,建立煤炭政策储备矿等。
谢建辉介绍,今年以来,湖南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显现出很多新亮点。仅“营改增”一项就为企业减负约82亿元。
“通过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市场有所回暖,但并不代表已完全走出困境。”吴海昆表示,近期通过对钢铁等企业调研发现,企业成本有所上升,很多企业处于扭亏或微亏状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体现了去产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期货炒作等原因。煤炭等价格上涨,势必会影响电价、物流等各方面价格。”
吴海昆强调,由于国家对三江源实施生态保护政策,“青海90%的地区是禁止开发区,要绿色循环发展。如发展新能源,我们有很好的土地、光照资源优势。”但是经调研发现,光伏发电电价“五年四调”,从每度1.15元下调到0.65元,而企业实际成本则未能下降如此快,这对相关企业预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补贴“三年一周转”不能及时到位。他表示,中央应加大对西部省份转型发展的支持。
吴忠琼表示,辽宁省今年供给侧改革任务完成较好。钢铁方面,“十三五”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600万吨,今年1年已提前全部完成;煤炭方面,“十三五”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3040多万吨,今年完成1161万吨,已经超额完成今年任务量。但他也指出,“辽宁每年煤炭消费为1.5亿吨左右,而产能却只有7000万吨。”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安桂武表示,对吉林来说,钢铁去产能最大难点是债务问题。“锅炉很快就能推倒,人员安置资金充分也可以妥善解决,但是债务问题较为复杂。主要事权不在地方,如何调整债务的期限方式等,难度较大。企业每年需降低十几亿成本,压力很大。”
张韶春也谈到,去产能在客观上加剧了煤炭行业的债务困难。安徽计划3年化解3800万吨煤炭过剩产能,但债务还是要由现有企业承担。“我们要重视落实去产能的任务,同时也要关切企业的实际困难。”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尹耀光表示,企业削减产能,导致销售收入减少,负债率上升,容易引起抽贷压贷的现象,从而增加金融风险。因此,他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债转股政策措施,把企业优质资产对应的债务及时转为股份。
做强长板,补好短板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华友介绍,海南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产品吃得安全和放心。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海南将划定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建设南部南繁科研育种区,5.3万亩的核心区。他表示,“这里不仅有水稻、小麦、棉花,还有花卉、鱼类、蔬菜、水果等,希望能够得到国家更多支持,确保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取得突破”。
“补短板涉及面宽,难度大,任务重,如果缺乏顶层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西部地区补短板任务很重,应体现政策的差别性。”吴海昆表示,“明年对青海来说,还是生态保护优先,把创新放在发展核心位置,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补短板聚焦在扶贫短板、优势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科技创新短板和生态建设短板。”
张韶春谈到,安徽省明年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打造新兴产业基地,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工程,布局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安徽这几年发展快的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变化,但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因此明年将加大铁路、公路、水路、电路、空路、气路、网路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徽下一步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