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行长李若谷 图片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财经12月21日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九十期 “经济每月谈”今日举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行长李若谷表示,通过降低企业赋税、金融市场化、提高提高投资审批门槛、创新金融工具等四大措施,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当前存在“脱实向虚”问题。
李若谷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连续百分之十二、十三的增长速度,流动性是不成问题的,但实体经济仍存在资金是短缺现象。
第二,金融资产增长很快,实体经济增长比较慢。投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幅度下降,实体经济回报率非常有限。去年5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形成了4万多亿的GDP。
第三,资金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当资金从银行到信托和其他金融机构,再到实体经济,造成实体经济成本上升。此外,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等资产部门,这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
对于如何解决“脱实向虚”的问题,李若谷表示,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赋税、金融市场化、提高提高投资审批门槛、创新金融工具等四大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当前实体经济税费负担仍然较重,要大幅减低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税负。由于降税导致财政收入下降,可以通过其他行业加税平衡,比如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回报率要比实体经济高很多,应该考虑加税。
其次,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但当前我国金融却相对集中,小微金融机构的数量无法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想办法把大银行拆大变小,此外,金融体制和监管也要跟着变化。
再次,要大幅提高投资审批的上线,特别是民营企业是拿自己的钱去投资,一般的民营企业自己会想,该不该投,投什么东西,自己会比较小心,所以没有必要让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最后,要创新金融工具。当前我国在风险投资方面较弱,很多创新的产品、技术,营利性不确定,所以很难获得银行贷款。需要靠风险投资基金获得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要足够大,才能促进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要发展起来,就得有相应的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所以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