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引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22 17:00:16

  资源枯竭不断引发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城市陷入结构性衰退,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后居民生活如何持续、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循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矿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国研视点

  伴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中的相当一部分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切实紧迫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有262个,其中成熟型和衰退型208个,高达79%。资源型城市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产业衰退的必然性,而把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资源型城市往往因矿而建、因矿而兴,也因矿而衰。资源枯竭不断引发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城市陷入结构性衰退,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后居民生活如何持续、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矿竭城衰问题。城市经济过度依赖资源和资源型主导产业支撑,资源一旦枯竭,则矿竭城衰。2。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因矿而立、因矿而兴。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多数在60%—70%,甚至80%以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3。就业问题突出。由于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就业渠道单一。4。环境问题严重。矿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土地、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破坏力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5。综合竞争力弱。资源型城市由于后备资源不足,整体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粗放等诸多问题,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资源型城市存在“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路径依赖指一个体系,一旦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走上了一条发展路径,就很可能不能被其他或许更加优秀的体系所替代。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极易陷入“路径依赖”效应中,这是由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方式决定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资源产业”独大,从城市建立的早期开始就形成了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结果是资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压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锁定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在对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时提出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体现在资源产业的结构被严格锁定,难以伴随着政策、技术、市场的发展而升级,包括技术锁定、结构锁定、功能锁定、认知锁定等。“路径依赖”特征将诱发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中的“锁定效应”,并导致产业集群衰亡。

  历史发展证明,在产业发展初级阶段,自然条件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形式等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逐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资源型城市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难以长久,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危机的最佳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有两种战略转换,一种是全线退出传统领域,开辟新的产业;另一种是按产业链的延伸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发展替代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升级。显然,后者的转型成本更低,也更符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际。

  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三大危机”——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其直接原因正是“资源消耗—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开放式线性经济的必然结果。三大危机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危机,即主导产业衰退后接续产业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产业接替危机。因此,只有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合理的、富有梯次的产业结构,才能真正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危机。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使自然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循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矿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遵循生态经济的思想,实践循环经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立多产业耦合的生态工业体系,是资源型城市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是传统产业简单的相互替代,而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转型。经济转型不是单纯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而是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到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多种产业共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不是单纯的产业结构调整,而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转型。一是城市转型。把原来矿城合一的城市形态转变为功能综合的城市形态,使城市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二是社会转型。通过社会转型解决城市凋敝、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社会问题。三是生态转型。把原来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城市。四是发展转型。在根本上从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节约型、低碳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是典型的资源丰富的国家。以矿山开采和初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城镇出现较早,因而出现的资源型城市问题也较多,转型成功案例也最丰富。如美国休斯敦的转型模式就是按照通过循环经济延伸传统产业、新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产业、实施多元产业战略这样的顺序逐步推进的。日本北九州、德国鲁尔、法国洛林也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解决资源枯竭困境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转型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的正确政策引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保证。如德国和法国,政府不仅专门针对鲁尔区和洛林地区出台了强有力的财政补贴政策和税负减免政策,还要求电力行业必须购买国产煤炭,以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同时,转型地区也充分利用了自身工业基础好、区位优势强的特点,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创造了条件。而且,转型城市都十分重视当地环境的改善,均加大治污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高精尖企业和人才。

  资源型城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

  自然资源开采业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资源型产业位于工业链的上游,具有较强的延伸性。经过技术改造后的资源型产业可以延伸出相当长的产业链。建立起从资源采掘—深加工—相应第三产业的产业链条适时改变原来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而且能将产业上下游厂商在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和先进加工技术上不断扩散,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在本地资源优势基础上的转型,其难度系数也相应降低,也易于形成综合性的产业群。同时,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就会发挥出来,不仅能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分工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后资源型城市时期,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型产业进行重构,对原来的资源开采企业提升其开采水平和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逐步减少开采量;引入新技术、进行深加工等方法延伸产业链,扩展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化率的提高使经济总量的扩张速度会逐渐趋缓。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采用,社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会逐渐降低和趋于稳定。最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的不断降低,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耗能和污染状况也会逐渐好转,从而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真正步入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轨道。

  我国循环经济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实践

  资源型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资源产业成熟阶段的持续期,走以循环经济引领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转型之路在我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安徽省铜陵市就是通过循环经济引领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范。

  铜陵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现代铜产业基地,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资源型城市特征。自20世纪末开始,铜陵面临着资源趋于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巨大压力,曾经引以为荣的铜矿资源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亟须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过深入分析,铜陵市认识到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单一资源、单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是制约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要化解危机,必须“抓住铜、延伸铜、不惟铜、超越铜”,发展循环经济,引领城市转型。

  在此思路指导下,铜陵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从“自然”阶段到“自觉”阶段,再到“战略”阶段,最后到“示范”阶段的三次跨越。

  一是从自然到自觉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以环境污染治理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是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即自然阶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了跨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标志着铜陵循环经济实现了第一次跨越,进入了自觉阶段。二是从自觉到战略阶段。2005年,铜陵市和铜陵有色公司分别入列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和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成为全国唯一的“双试点”,循环经济亦因此而被庄重地写进铜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标志着铜陵循环经济实现了第二次跨越,进入了“战略”发展阶段。三是从战略到示范阶段。“十二五”以来,在高质量完成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任务的同时,铜陵开始了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的探索。2011年“铜陵模式”被国家发改委选入12个区域类循环经济典型模式;2013年铜陵市成功入列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全国仅19个)和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标志着铜陵循环经济实现了第三次跨越,进入了“示范”建设阶段。

  从特点分析,铜陵循环经济主要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从工业领域重点突破,打造主导产业链带动升级。首先建设以铜、硫、石灰石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铜深加工、电子材料、精细化工等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促进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交换,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然后逐步向农业、服务业及社会各领域推进,形成一体两翼、耦合共生的循环型产业体系,进而由生产促进生活。通过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园区、产业层面的中循环,逐步实现全市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层面大循环,从而实现了由点(企业)—线(行业)—面(园区和城市)的不断延伸和由单纯技术层面到政策层面再到发展战略层面的不断提高。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铜陵又利用“互联网+”创新模式,建立电商平台,使农副产品生产与消费服务业自然结合;立足铜都特色,建设铜文化博物馆;整修河道,建设山水铜都;将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有机融合,支撑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引领,达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形成了“循环引领、产城融合、三生共赢”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走出了具有铜陵特色的循环经济支撑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铜陵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资源企业、政府、公众等多个主体。资源型城市转型应着眼于本身的经济功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着眼于公众的需求,实现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着眼于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社会大循环体系,不仅是解决转型问题,而且是使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生态城市。

  (作者:程会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马玉荣,中国经济年鉴社《中国经济报告》副编审;王海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标题:循环经济引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标签: 循环经济 城市 资源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