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降成本 专家热议企业降费
杜丽娟
在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日前抛出中国制造业综合税负高的观点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死亡税率”的说法也成为热炒话题。尽管国家税务总局随后进行了解读,但舆论热度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舆论旋涡中,“死亡税率”的传播噱头远大于实质。
“如果‘死亡税率’的说法成立,我们就无法解释多数企业都还健在的事实,或者只会得出多数企业要靠逃税才能过日子的结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这样评价。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死亡税率”,恰说明中国的税制结构还需要继续完善。
增值税税率合并、企业税费清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都需要进行细化。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降成本仍是五大任务之一。
在降成本中,企业税费清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多位财税人士表示,相比企业税负,各种各样的费加大了企业成本支出,未来降费改革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降成本重在降费
“从长远来看,减税仍有必要。但减税相对容易,难的是推动经济社会改革,这才是降低企业负担的根本出路,也是更加艰巨的任务。”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说。
刘尚希表示,本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企业税费的种类超过10种,包括附加税费、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保障费、防洪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项目。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据中,非税收入决算数为27347.03亿元,决算数为预算数的105.1%,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决算数为4873.02亿元。尽管这一数字较2014年有所减少,但企业负担仍然很重。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介绍,目前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很容易把税收和其他收费混在一起谈,然后认为企业税负高。“降成本,首先要把费降下来。以制造业为例,目前企业利润也就5%左右,但是费很多,企业很难承受。”张连起说。
在国家税务总局对“死亡税率”进行解读后,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也表示应该加快清理税费进程。
他认为,国家应加快清费立税进程,切实将适合税收形式征缴的收费项目、基金项目改为税收。在明晰政府事权和规范政府支出的前提下,控制政府规模膨胀,减少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强制占有和使用的份额。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消、减免了一大批收费项目,企业和个人负担明显减轻。其中,中央层面累计取消、停征和减免了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920亿元。
在刘尚希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定调,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税费,这就相当于是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至于具体怎么减、哪个税种减,还要等待具体政策出台,这需要综合比较、反复权衡。”他说。
减税效果明显
从“十二五”开始,中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减税效果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特别是今年“五一”以后,营改增在全国范围推广,其减税规模大概在5000亿元左右,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减税和持平企业比例高达98.7%,增税企业仅为1.3%。
对于企业减税效果,财政部的数字则更为直观的反映出其效果。从财政部发布的数据看,今年9月单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243亿元,同比下降0.7%,这是该数据自2015年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财政部预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因素的影响。
12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6年税收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小微企业享受税收减免853亿元,同比增加120亿元,增长16.4%;7~10月,全国资源税总体减负30亿元,降幅22.57%;2016年全年,营改增减税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相比营改增5000亿元的减税规模,资源税全面从价计征改革是继营改增后今年又一项重大税制改革。
7月1日起,资源税在全国范围推开。从7~10月改革实施情况看,按改革前政策计算,全国129个税目应征资源税费132亿元,改革后,实际征收资源税收入102亿元,总体减负30亿元,降幅22.57%,绝大部分税目负担下降。
杨志勇表示,营改增试点方案起初将企业税负不增加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后来将这一目标确定为行业税负不增加,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随着改革深入,‘营改增’中的企业税负有增有减的问题依然存在。要让社会真正感受到减税,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快增值税改革步伐。”
在他看来,简并和下调税率是改革的一个方向。将增值税的两档基本税率17%和11%合并为一档,将两档低税率13%和6%合并为一档,税率的大幅下调,可以让减税政策更加明显。
据悉,目前增值税税率共有7档(17%、13%、11%、6%、3%、0税率、免征),相比国外单一增值税税率,我国增值税更加复杂,由于复杂的增值税结构,企业承担的税负也较大。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