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很显然,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面临当前经济新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2016年以来,尽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总体较为稳定。这一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始终注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针对外汇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考虑到准备金工具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效应且信号意义较强、受到的制约较多,央行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工具提供流动性,保持了流动性合理适度和利率水平的基本稳定。总的来看,当前货币总量和利率水平是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始终注重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治国理政原则的必然要求。面对明年经济形势的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要兼顾的目标变得多元化,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复杂局势和挑战,就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各项工作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要进一步促进货币市场稳定,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和市场利率水平,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
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一方面要注重流动性松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货币政策的传导,在把握好流动性“总量”的同时,注意畅通流动性“渠道”。如果传导渠道不畅,传导机制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意图则无法传递到市场主体。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已经成为人民银行力推的重要工作之一。下一步,要继续创新调控方式,坚持稳住宏观政策,加强预调微调但不搞强刺激,更加注重精准发力,探索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结构性问题;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疏通传导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相配套。总的来看,就是要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些重点任务的完成,都要求有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当前,货币政策的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扩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空间。
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对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此,要进一步调节好货币这个“总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也要防止因为货币不足或过度引发的金融体系不适。
2017年经济工作即将开局,新的开端,新的征程。我国经济发展将在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内继续稳健运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将继续为此保驾护航。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丰富自身政策内涵,积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护航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