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复杂的改革工程,营改增试点还有不少难题需要去破解。当前,一些企业在营改增中没有实现税负下降。围绕这个问题,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误解。对此,应该厘清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所有行业税负下降和个别企业税负上升的关系。国家从政策设计到政策执行的全过程,把落实“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全样本数据统计看,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据统计,在营改增整体减税的同时,目前有1.5%的纳税人出现税负上升。
需要客观看待的是,税制改革很难保证每一个纳税人税负只减不增。由于增值税特殊的抵扣机制,受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管理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在不同时点存在一定波动,并非每一个纳税人在每一个时点均实现税负下降。
二是企业税负和企业总体负担的关系。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较高,一些企业甚至有不堪重负之感。为此,中央将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期,企业税负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不少人在讨论企业税负问题时,把企业税负和企业总体负担混为一谈,把收费、“五险一金”等也笼统地归类为企业税负。应该说,企业税负有必要进一步降低,而且国家也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同时也应厘清企业负担的结构,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是减税效应和其他方面效应的关系。营改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是降成本的强有力举措,为企业减税降负是首要目标。
此外,营改增还有其他多方面的积极效应。比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尤其是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拉长产业链,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持续拉动就业创业;简化税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等。只有全面认识营改增的多重效应,才能更好地释放出营改增的改革红利,更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振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