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资产市场风起云涌,年初避险情绪导致黄金大幅上涨,但临近年底风险偏好迅速回升导致美股创出新高。对于国内资产市场来说,2016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投资期货获得翻倍以上收益的故事、年底债市突然逆转导致一整年白干的故事、空仓一整年导致私募产品净值一直横盘的故事在坊间流传。具体到资产本身,2016年的国内市场,究竟哪些才是香饽饽呢?
首先,从各类资产2016年的表现看,大宗商品独步天下。
2016年国内表现最好的资产是大宗商品,南华期货指数全年上涨52.5%(参见图1)。分别统计大宗商品(使用南华期货指数)、地产(使用百城均价)、黄金(使用金交所AU9995黄金现货)、债券(使用中债总财富指数)、汇率(使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和股票(使用上证综指)在2016年的表现,可以发现:商品表现最佳,其次是地产和黄金;表现最差的资产是股票,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2.1%;其次是汇率,人民币兑美元全年贬值7%。
大宗商品的上涨来自需求端和补库存的拉动以及政府的供给侧改革。从需求端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反弹,从去年底的1%提升至今年11月的6.5%,地产投资增速的反弹对工业品、金属和能化产品的需求均有拉动。在政府的供给侧改革方面,最典型的是对煤炭和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措施和对产能利用率的直线限制,比如煤炭的276天政策。以动力煤的供需为例,2016年10月动力煤产量增速-8.8%,但需求增速为-1.4%,也就是说在需求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动力煤的供给出现了明显的收缩,这与2015年煤炭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完全相反。这种供需的逆转带来煤炭价格的大幅反弹,动力煤期货价格全年涨幅80%。
其次,从各类交易策略看,期货CTA策略全年表现最佳。
与资产表现对应,今年各类投资策略中,管理期货策略表现最好,全年收益率均值达到8%。表现最差的是股票策略,平均收益率-7%。债券类私募策略表现好于债券指数,因为今年底这一波债市调整中利率债跌幅较大,而大部分的债券类私募投资的是交易所信用债。另外,很多债券私募也使用国债期货作为增强产品收益的工具,所以抓住国债期货价格暴跌而做空的机构反而表现会比较好。
股票市场表现较差,主要是年初股灾3.0就使得上证综指暴跌23%。其实从3月开始,股票市场就出现温和的反弹,上证指数从2月底以来反弹幅度达到15.7%。但市场风格出现明显的分化,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2月底以来沪深300指数上涨14.9%,而创业板指数只微幅上涨4.5%。
蓝筹股表现较好的原因在于:一是创业板在2015年涨幅较大,2015年创业板上涨41%,沪深300只上涨4%,而一般某一年份表现较好的板块会在下一年表现较差,反之亦然;二是打新成为资产荒背景下硕果仅存的无风险获利的手段,而C类机构打新具有底仓市值要求,并从1000万逐步提升至5000万,这部分底仓一般配置低估值的蓝筹股,相当于增加了市场对蓝筹的需求;三是保险公司纷纷举牌蓝筹股票,蓝筹股的低估值、高分红和缺乏控股股东,使得蓝筹股具有财务和战略双重配置价值。
最后,就私募和公募比较来看,股票型私募表现差于股票型公募。
许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都会被私募基金高激励所吸引,因此比较私募和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由于数据限制,这里只比较今年2月至10月股票型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收益情况。可以发现,股票型公募基金要明显好于股票型私募基金,普通股票型公募基金在今年2月至10月平均取得24%的收益水平,但这期间股票型私募基金只获得8%的收益率。
私募表现差于公募,主要原因有:一是今年股票市场震荡上行,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普遍犹犹豫豫、不敢加仓,因此仓位一直处在高位的公募基金表现会更好。二是过去几年成长股和小盘股表现一直非常出色,私募也都偏好投资小盘股,对今年的蓝筹行情就不是非常适应。
不过,市场永远在变化,2017年市场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