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电影票房市场,刚被泼了一盆冷水,2017年初关于贺岁档电影的评价,又引发了一阵热议。
不论是资本热度、电影炒作还是观众反馈,2016年中国电影刚走过“热闹”的一年。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和电影质量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电影圈人士用“恢复和重建”来作为2017年电影市场的关键词。
有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回暖,2016年票房的冷清让电影投资更趋理性,过去唯IP和“小鲜肉”霸屏的局面将会改善。从电影投资周期来看,2017年下半年会开始出现一些好口碑和好票房的电影;同时在引进国外片子的配额方面,2017年有望一定程度上的放开,直接刺激票房;另外从2016年电影市场来看,中国观众已开始对烂片说“不”,电影市场的健康程度有望出现转机。
贺岁档难有惊喜
春节临近,逢节日看电影几乎成为标配。
相对2016年全年的清冷,2017年贺岁档能否再杀出黑马?2016年初的贺岁档电影《美人鱼》,票房“开门红”,达到33.92亿。被称为史上最强“贺岁档电影”。
2017年的贺岁档也格外热闹,特效大片、纪录片、功夫片、喜剧题材等多种类型齐聚,张艺谋执导的《长城》、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葛优和章子怡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王宝强首次执导的《大闹天竺》等轮番上映。
某资深电影行业从业者张韬(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7年春节前后,电影非常扎堆,随着《大闹天竺》改档,和《乘风破浪》定档,吓跑了几部片子。
张韬认为,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表现不如预期,热度整体不高,但是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势能俱在,应该会在春节档来一个爆发;就具体片子而言,《大闹天竺》、《功夫瑜伽》、《西游2》都是喜剧片,韩寒的乘风破浪算是另一股清流。但他预测,很难再有片子能达到《美人鱼》的三十多个亿。
北京艾漫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永寿用“惨淡”来形容2016年的电影市场,因为2016年上映的片子比2015年要多,平均算下来,电影行业行情不如2015年。
而2017年春节的贺岁档,从排片来看,很难与前一年的贺岁档持平,从电影质量来看,2016年贺岁档还有《老炮儿》、《美人鱼》、《寻龙诀》这样的电影,而最近的票房最好的《长城》刚破十亿,口碑较好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一般。
恢复和重建
“我宁愿去看一场其他演出,比如话剧展览,也不愿意冒险去看一场电影。”27岁的北京媒体人小陈的态度,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心态。
对年轻人来说,电影票越来越便宜,时间成本被凸显出来。在张韬看来,近年质量参差不齐的国产片,给很多人国产电影不佳的预期,形成“刻板成见”;另外中国文化消费也在升级。看电影是年轻人最廉价的文化消费或者打发时间的方式,现在随着中产比重的增加,新的文化消费产品也在增加,一线城市小剧场层出不穷,其它形式的体育、文化、娱乐消费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为烂片买单。
曹永寿和张韬均表示认同上述观点,中国人整体审美在提升,消费方式也在多元化,质量一般的作品已经很难再有市场。
张韬认为,2017年如何恢复和重建中国电影市场,让受众恢复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很重要。以青春爱情电影为例,张韬曾参与了一部2015年知名青春爱情电影的打造。他认为那部片子已经是青春爱情电影走后的尾巴,不会演戏的“小鲜肉”、明星霸屏,优秀的演员挖掘太少,观众最终看腻了。
他以《爵迹》为例,称尽管聚集了明星和知名IP,但票房反应并不如预期,其票房曲线从上映后开始直线下滑。2016年的很多电影都呈现了票房从上映开始直线下滑的情况,说明观众还是会在乎电影质量口碑。
曹永寿的公司主要做电影大数据监测等方面的业务,他预测经历了2016年电影市场的冷清局面,电影投资和制作人员也会冷静下来反思,过去唯IP以及明星霸屏的局面不会再出现,电影题材以及演员将被谨慎选择,2017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电影市场有望回暖。
另一个回暖信号是,中国对国外电影的进口份额或将于2017年-2018年进一步放开,更多的国外大片进场,有望刺激中国电影市场。
曹永寿说,电影市场也存在大小年。2015年是爆发期,2016年是小年,2017年和2018年有望成为大年。
北京某投资机构的投资人曹宇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6年上半年他们曾筹资拍一部电影,2016年下半年找钱变得困难,不过他依旧看好未来五年的电影市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会持续走热。
小成本电影黑马难复制
张韬从原来的电影公司辞职出来创业,做了一家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在他看来,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些中小型电影公司的小成本爆款电影,比如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2016年已经少见。
他对2017年的电影还有一个判断,就是出现小成本爆款电影的概率极低,电影市场趋向寡头化和垄断,2016年华谊和万达的争论,其实很典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分工越来越细化,而不是整个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全生态垄断。
从影片题材来看,张韬预测,2017年青春爱情片很难突围,观众对此类国产片已经审美疲劳,悬疑推理、软科幻,以及话剧改编电影有望迎来新市场。
另外,2016年更多的中国艺术片开始增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百鸟朝凤》、《长江图》、《路边野餐》等电影,尽管排片量不多,但也有一定的受众,中国观众口味趋向多元化。
以《长江图》为例,电影在文化圈引发了一定的讨论,但票房惨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长江图》导演杨超时,他表示艺术片的收入,并非主要依靠票房,还包括电影节奖金以及海外版权等,另外艺术品是很有生命力的。
张韬预测,电影如果定位于艺术片,票房预期不要太高,最重要的是要把盈利方式多样化,不仅是通过院线获取票房,还有新媒体(视频网络)的版权收入、政府的补贴、国外电影节的奖金等,应该通盘考虑进来。另外2016年相关部门提出准备筹备艺术院线,2017年艺术片市场也会趋好。
(原标题:2017年电影市场 步入“恢复重建” 小成本黑马难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