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起跑线 才能“国民共进”
2017年省级地方两会陆续拉开序幕,国企改革成为焦点,多个省市将今年视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年份。而此前的2016年年底,多个省份下一轮的国企改革路线图也陆续公布了。
国企民企犹如中国经济的左右手。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端赖制度框架的设定。回顾2016、展望2017,构筑国企民企平等的起跑线,推进国企进一步市场化,无疑有助于减少左右手互搏,实现“国民共进”。
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主导中国经济命脉的国企改革,是其中关键一战。
回首2016年,尽管经济增长换挡降速,改革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国企改革却并未止步。自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国企改革全面深化,此后相继发布多份与《指导意见》相关的文件,形成了以《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由此完成。实务方面,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完成。目前,中央企业户数已调整至102户。
国企改革一方面要优化国有资本的结构布局,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央企间的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将在2017年改革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上述种种,目标都指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设定的理念:国有企业要运行在市场化轨道里。
构筑国企民企平等的起跑线,是市场化轨道的前提性条件。在这方面,尚有大量的短板。
民企方面,回顾2016年,民企的形势难言乐观。一个显著的现象是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2016年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1月~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6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9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5%。此外,伴随着人民币汇率下跌,有些民营企业家甚至将资产转移至境外。
民企投资意愿低迷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投资受到行业准入的限制。我国对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存在较大差异,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国内民间投资长期面临严格限制。另外,电力、水利设施、铁路、港口、卫生、医疗等行业是民间投资大有作为的领域,但由于受体制的限制,民间资本无法进入。此外,还有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不畅通、政府服务环境不佳等因素。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不公平竞争,进而形成经济扭曲。
此前的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全文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的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在民营企业家心态犹疑之际、在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这份意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仅有产权保护还是不够的,更需要构筑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含义当在于此。
构筑起平等竞争的起跑线,才能消除中国经济中体量巨大的扭曲,更有利于振奋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展望2017年的国企改革和民企相关经济工作,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