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有目共睹 机遇日益增多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正面角色(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王俊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对2015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最终核实结果。不久之后,2016年中国经济的初步核算数据亦将出炉。相比于前些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让一些观点将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对此,不少海内外学者均指出,世界经济疲软成因复杂,既有周期性因素,更有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叠加,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就实际经济表现而言,中国不仅没有拖世界经济后腿,反而为世界经济贡献了大量的增长、商机与希望。
外需不振内需活跃
任何一个精明的生意人都喜欢两种人:一是能带来订单的客户,二是能为自己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其他卖家。毕竟,这两种人能够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对于世界上很多经济体而言,中国显然扮演着这种正面角色。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大量进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为发达国家的高端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中国对初级产品的旺盛需求也成为拉动相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消费角度来说,尽管世界经济疲软导致外需不振,但旺盛且不断升级的内需在稳定中国经济的同时,更为其他经济体带来了生意。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消费品686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1.1%。其中,中国从新西兰、日本、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分别增长15.8%、12.4%、10.8%和8.8%。特别是医疗保健品、肉类、水产品、服装等涉及消费升级的领域均出现较好增长。专家认为,这些亮丽的数据与全球贸易的徘徊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增长贡献首屈一指
那么,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及问题需要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角来全面把握。当前世界经济表现不佳,既有着深刻的周期性原因,也有自身的结构性问题。
“从纵向来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新技术、新产业、全球分工体系、规则体系支撑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已经减弱,而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的规则体系却正在酝酿,充满不确定性,尚未发挥出强劲作用。从横向来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进入了后工业化和老龄化时代,增长动能趋缓;而新兴经济体虽然潜力较大,但却受产业结构较为低端、效率不高、外需不振等因素困扰,难以迅速发力。可以预计,全球经济的疲软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徐洪才分析。
逆水行舟,方显动能可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速贡献了1.2个百分点,而美国贡献0.3个百分点,欧洲贡献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发达国家之和,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9%,在全球首屈一指。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商机。据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介绍,随着中国创业投资以及私募基金的活跃,外资在中国轨道交通、智能制造、IT、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这些热门领域中的前景非常好。
积极转型拓展潜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体现在发展理念方面。有学者指出,中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G20的框架下升华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等共识,从而在更高维度上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独特贡献。
在实践中,中国也以这些理念为指引,主动改革,积极适应世界及自身发展新常态,从而拓展更多经济增长潜力。
“需要看到,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那种强劲增长的势头确实正在减弱。尽管如此,综合分析总量和增速的话,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徐洪才表示,未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将带来居民收入提升,日益增加且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相关国家对华出口;二是中国海外投资扩大将为当地带来税收和大量就业机会;三是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对外开放步伐将形成强烈的正面示范效应,助力经济全球化。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从生产要素供给和改革前景来看,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并为世界经济贡献更多正能量。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