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持续减少 再贷款成基础货币供应调节主“闸门”
本报记者 李国辉
中国人民银行1月16日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6年12月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178亿元,至21.94万亿元,为连续第14个月下滑,降幅较前一月略有收窄。
从全年来看,2016年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累计减少超过2.9万亿元,较2015年2.2万亿元的降幅有所扩大,此前的2014年则为累计增加6411亿元。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2016年12月外汇占款减少3178亿元主要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季节性因素及央行调控等因素影响。分析人士表示,外汇占款减少客观上加大了基础货币缺口。
记者整理数据发现,2016年年末,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为8.47万亿元,较2015年年末的2.66万亿元大幅增加5.8万亿元。央行再贷款作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不仅弥补了因外汇占款减少而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还使基础货币在2016年保持稳步增长。
多因素致外汇占款减少
2016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走贬,一度逼近6.9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97。就此,刘健表示,在贬值预期持续较强背景下,叠加元旦、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持续较强,结汇意愿低迷。央行调控也对外汇占款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加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2017年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的表述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预期有所分化,因此12月外汇占款降幅略小于11月。
刘健认为,短期内外汇占款降幅有望逐步收窄。今年1月以来,监管部门针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包括重申境内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新规等),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进一步受到抑制。美元指数冲高回落,人民币贬值的外部压力有所缓解,而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扩大,市场预期进一步分化。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一季度美国经济数据往往表现不佳,而我国短期经济数据企稳向好有望延续,人民币汇率有望阶段性企稳,资本外流压力也将减轻。
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进入新的年度后,1月份将再次迎来居民换汇和企业债务重整的高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占款出现单月大跌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我国外汇占款自2014年年末达到最高值27万亿元后连续两年下降。与外汇占款变化趋势同步,外汇储备规模也于2014年6月达到最高峰3.99万亿美元,之后连续两年下降。去年12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410.8亿美元至3.01万亿美元,连续6个月缩水但降幅略有收窄。外汇管理局表示,外汇储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
再贷款为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
2016年全年,外汇占款下降超过2.9万亿元。李慧勇称,预计未来2至3个月外汇占款仍将面临压力,外汇占款加速下行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需要更长期工具对冲。
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自从去年2月下旬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后,央行更多地采用了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方式来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去年三季度以来,央行不再投放3个月期MLF,而是加大6个月期和1年期MLF操作。李慧勇称,这正是出于偏向使用长期政策工具的考虑。
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为8.47万亿元,较2015年年末的2.66万亿元大幅增加5.8万亿元。央行再贷款作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不仅弥补了因外汇占款减少而造成的2.9万亿元基础货币缺口,还使基础货币在2016年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6万亿元。
MLF无疑是再贷款工具中的重要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MLF余额为3.4万亿元,净增加近2.8万亿元,创纪录新高。
2016年12月的数据显示,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上升7446亿元,比前一月扩大2700多亿元,反映了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央行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操作来补充基础货币。
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今年央行将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操作来对冲外汇流出。2016年年末工业生产和消费双双加速,短期内经济企稳可期,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操作更加重视抑制资产泡沫及金融风险,因此流动性供应将更多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类再贷款便利。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央行近日召开的工作会议表示,“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流动性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对于一些分析人士提出的使用降准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的观点,央行曾在此前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考虑到债务置换背景下实际信贷增速较快,造成流动性趋紧的更多可能是结构性和高杠杆,加之从抑泡沫、防通胀、控风险和稳汇率的角度,传统货币政策的使用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