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半山腰上一处毛石堆砌的山寨中央,矗立着一根三四丈高的旗杆,一面“王”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旁边篝火的青烟袅袅升起,一栋栋极具江南韵味的古色古香小屋,静静的坐落在层林尽染的山林间,小桥、流水、碧湖、翠竹、古树。。。。。。镶嵌其中,恍若一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这就是商南县今年聚力打造的美丽乡村之一——王家坡,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心灵港湾。虽然这美丽乡村还在改造提升当中,但每到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已然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家人、约着朋友,来这里体验原味乡韵,品位金丝峡十三花。悄然兴起的乡村旅游,已经与金丝峡、闯王寨等精品景区形成呼应,拉开了全域旅游的大幕,助推商南旅游产业上档升级,推动商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谋划全域旅游格局
2016年,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一场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
商南,地处中纬度偏南,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之丹江中游,气候温润、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到65.1%,是天然氧吧,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素有“大秦岭的封面”、“生态王国”、“天然氧吧”之美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按照“理念围绕旅游变、产业围绕旅游办、城镇围绕旅游建、各业围绕旅游干”的思路,紧扣“全景化建设、全时化消费、全业化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四全”要求,谋划了“一心、两翼、三带”全域旅游格局。成立了由14名县级领导、28个县直部门和10个镇办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重点围绕精品景区、美丽乡村、文化古镇、红色旅游,分别设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处,实行“领导包抓、部门帮扶、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强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了全县上下千方百计谋旅游、千军万马抓旅游、千山万水兴旅游、千辛万苦强旅游的工作格局。
围绕全域布局规划,彰显精品景区魅力
规划是描绘产业的“成长坐标”,长远发展规划是关键。该县按照“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品质追求,一流的建设速度”要求,依托境内生态植被良好的金丝峡、上苍坊、玉皇山、冷水河等自然生态资源,闯王古寨、富水古驿等历史文化资源,还有赵川前坡岭等红色旅游胜地,白浪三省石等边界风情游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先后聘请同济大学、中山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和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编制了《商南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一心、两翼、三带”全域旅游格局。即:把县城作为全县游客接待中心,打造县城不夜游;以金丝峡和丹江画廊为两翼,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商於古道文化、丹江水韵文化、商郧路生态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以太子坪为核心的美丽乡村游、以闯王寨为核心的历史人文游、以赵川革命老区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游等多条旅游产业带,彰显了县域旅游特色和魅力。同时,深度挖掘驿站文化、秦楚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数十个秦岭美丽乡村,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全域旅游大格局,确保发展全域旅游开发有规划、建设有依据、发展有蓝图。
坚持全域旅游布局,聚力打造旅游品牌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该县按照“一心两翼带动、三条长廊贯通、美丽乡村点缀”的全域旅游布局,聚合资源要素,精心开发建设,聚力打造精美城市、精品景区、美丽乡村“三大会客厅”。同时,强势宣传推介,狠抓行业管理,全县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出“项目增多、投资加大、宣传有力、管理规范、带动明显”的喜人态势,形成了与精品景区相呼应的2日游、3日游精品线路。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537.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83亿元。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乘势而上、迅猛发力,巧打“旅游牌”,历经数年,凝聚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的心血,累计投资12.6亿元,建成5A景区1家,3A景区2家,国家美丽乡村示范点1个,先后荣获陕西省旅游强县、全省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县、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等荣誉20多项。金丝峡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王牌旅游景区等40余项桂冠,金丝峡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全省旅游特色名镇,“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被列为2015年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任家沟休闲度假园、县茶叶联营公司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核桃坪等3个村荣获“秦岭美丽乡村”称号,后湾、太子坪社区分别被列为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村。
村庄就是一处景观,景观就是一座村庄。2016年,该县按照“5A景区+美丽乡村+文化古镇”的“三位一体”建设思路,投资6亿元,挖掘丹江水运历史文化资源,在金丝峡景区入口的金丝峡镇,新建太吉古街、太吉官渡、太吉湖等景点,再现商於古道水运交通繁荣,形成“日见千帆过、夜赏万盏灯”的古镇美景,打造商南的“清明上河图”。突出“小青瓦、大翘檐、格子窗、浅灰套、吊花篮、镶挂落”的建筑风格,采取“点面结合、串珠成线,整体打造、公司经营”的方式,在金丝峡景区沿线重点建设集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五大特色农庄”,全力打造5A级历史文化古镇、太子坪国家美丽乡村及峡谷型生态文化国际慢城,金丝峡5A级景区的核变带动效应得到全面释放,为以金丝峡景区为核心的商南旅游业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焕发出强大的生命与活力。
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旅游成果共享
“我们打造全域旅游,概括地讲就是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全域布局、全员参与、全景打造,最终实现旅游共建、成果共享。”该县县长崔华锋如是说。
近年来,该县按照“全领域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基本要素,积极培育“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拓展要素,探索推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在美丽乡村和各景点周边区域,完善布局旅游购物美食街、乡村采摘园和野外训练、科研教学、文化体验基地及药膳养生庄园等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产业由“山水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变,促进文旅、农旅、餐旅融合发展,共生共荣。整合旅游资源,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及研学基地、养老基地、旅游小镇、旅游风景长廊、旅游绿道等新兴旅游业态建设,实现了旅游产业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系统性改革与升级。
同时,坚持“旅游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人人享有”的工作理念,积极实施旅游产业扶贫战略,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休闲娱乐、食宿餐饮等旅游服务业,把景区周边居民变成旅游从业者、受益者,将景区周边青壮年劳动力培训转化为景区建设者、管理者。目前,在旅游产业的拉动下,先后发展规模宾馆酒店52家,开办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76家,发展农家乐经营户389家,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营养保健品、旅游食品等13类40多个品种,全县约有5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全域旅游已成为商南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一业兴、百业旺”。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推动下,商南县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47.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7.2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242.35%和515.64%。未来5年,该县着眼产业转型升级,以文化与旅游融合为突破口,持续推进精品景区建设,深度开发美丽乡村。到2020年,以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新创建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创建全国美丽乡村1个、秦岭美丽乡村10个、特色美丽乡村20个,形成“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行业跟进”的全域旅游格局,年接待游客达到9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旅游强县”和“大秦岭旅游之都”。
遍地景区,处处经典。旅游业已成为商南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最具活力的先导产业。
蓦然回首,商南人发现,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优产业,他们坚信只要守住绿水青山就会拥有金山银山。
(原标题:陕西商南:破解发展难题 打造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