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逾五成网友认为2017年央行不会加息 在CPI变动中寻找投资机会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7-01-24 17:00:20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可能,在外的游子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家和家人们团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近年来很多家庭都是在餐厅里吃的年夜饭。小编这两天在网上订年夜饭,发现今年年夜饭价格和去年相比明显上涨了,看了看自家这两年年夜饭的花费,一直处在上升中。那么问题来了,年夜饭为什么越来越贵了,是食材的涨价还是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商家的贪婪还是另有隐情?请看东方财富网给您带来的春节物价大调查。

  截至1月24日,共有逾万名网友参与了本次调查。谈到物价,大家最关心的数据无疑就是CPI了。首先我们就2017年CPI指数可能位于的区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CPI指数会在2%至3%这个区间的网友占比最多,达到35.9%。还有28.2%的网友认为17年CPI会达到5%以上,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观察以上的统计结果,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网友们对CPI指数的预测呈现如此大的差异?二是为什么CPI指数和日常生活中物价上涨的节奏完全不符?

  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2015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3.8个百分点。专家此前就预计2016年全年CPI涨幅可能在2%左右。展望2017年,物价涨幅有望继续温和上涨,但通胀压力不会明显上升。

  看到这个结果,肯定有网友表示“这和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啊!我可能看了假CPI。”为什么CPI指数和网友们日常生活感觉到的中物价上涨的节奏不符呢?

  第二个调查是关于CPI各组成部分的涨幅,网友们预测了2017年中CPI中哪个组成部分的涨幅最大,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五成的网友预测食品的价格涨幅将是最大的,分列预测涨幅榜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居住和医疗保健个人用品,分别对应着住房和医疗费用。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CPI全年在2%上下波动。但是各组成部分的变化差异非常大,食品价格的涨幅在去年的波动最大,2-4月一度达到7%以上,年中虽然一度回落到2%以下,但在八月之后又开始扩大。全年大部分月份里食品价格的涨幅都位于4%以上。去年居住价格水平基本处于稳步上涨中,但基本上涨幅维持在2%以下。医疗价格的涨幅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月份里医疗价格的涨幅都在3%以上。衣着、家用器具、邮递服务的价格指数涨幅较小,尤其是家用器具的价格指数是负值,表明家用器具的价格在去年是一直在降价。

  2016年CPI数据统计图

  通过分析CPI各个分项的数据,小编大概能猜到为什么网友们对CPI的预测差距如此之大。与每个人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应该就是吃住了。每天都要吃饭的网友们去菜场买菜看着隔三差五就上涨的菜价,去医院看个小病发现荷包又瘪了的时候,理所当然会感觉物价水平的与统计数据不符。家用器具可能一年也买不了几次,不是爱美人士衣服也不是经常买,邮递价格在“江浙沪皖包邮”、“满88包邮”等各种包邮下,邮递费用的涨跌普通消费者是没有什么切实感受的。也就是说,涨价的部分是我们生活中切切实实随时能感受到的,价格下跌的却在消费的过程中难以体会到。

  关于2017年CPI走势,不同的专家也给出了不同的预测。中银国际的朱启兵强调,从整体看,CPI维持在相对高位,PPI则加速向上,通胀中枢上移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考虑到服务价格具有相对刚性,大宗商品价格犹有上行空间,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度不会变化。

  光大证券的彭文生表示,预计2017年CPI通胀两头高、中间低,全年平均或达2.6%,P房价与信贷的顺周期性通过直接与间接渠道影响物价,尤其有一个隐性通胀转为显性通胀的过程。用房租衡量居住成本导致CPI低估,房价攀升体现为隐性通胀,但房价推高内部实际汇率(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之比),增加制造业成本。这会削弱贸易品竞争力,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推升国内价格,导致隐性通胀转为显性通胀。环境污染通过减少供应、增加治理成本两个环节增添价格上升压力。

  中信建投认为,未来CPI压力整体温和。12月CPI增速回落,主要是由食品项(主要是蔬菜)带动,CPI增速波动主要受食品项影响的逻辑依旧持续;粮食价格虽然涨幅有所扩大,但整体温和且仍处于历史低位,目前对CPI影响较为有限;PPI对CPI的传导效果仍较为有限,这一逻辑短期仍将持续。整体来看,CPI压力整体温和。

  2016年食品价格的上涨在带来生活成本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机会,2016农产品的涨势此起彼伏,2017年,农产品类大宗商品会延续2016年的涨势吗?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网友认为明年的农产品类大宗商品仍将上涨。

  2016年主要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通过以上的农产品价格价格走势图我们可以发现,除玉米外,其他的农产品价格都呈现上涨趋势。尤其在全年年底的时候,伴随着债券市场的下跌,“资产荒”中的资金纷纷将注意力投向了农产品。今年一月,伴随着印度糖产量的减产,外糖价格进一步有上涨趋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糖价变动。

  海通证券期货研究主管高上将此轮商品牛市行情划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底到2016年4月为行情的启动阶段;2016年5月到2016年底为行情的第二阶段;2017年将是商品期货牛市行情发展的第三阶段。在其看来,2017年大宗商品期货行情没有结束,市场关注重点将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从国内转向海外。在需求侧主导的市场下, 2017 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走向将成为研判2017年商品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上海神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研总监高艳滨认为,当工业品走弱时,资金可能会更倾向于阶段性地选择农产品。玉米、国产大豆将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因为玉米面积需要政策指引缩减,国产大豆需要通过价格来提高非转基因的地位。高艳滨表示,除了基本面因素之外,今年可以主导农产品大方向的因素有几方面:轻微通胀的状况是否会持续;人民币贬值周期是否结束;农产品供给侧改革题材;国际间的贸易争端会否加剧等。

  国泰君安期货表示,2017年通胀将大概率归来,在此大背景下,农产品成为了抗通胀最佳的多头配置。从产业基本面看,全球油籽供需关系已经进入拐点,而油脂连续去库存, 2017 年仍将延续牛市,值得关注的是国储菜油连续去库存后,供给弹性收缩明显,在油脂中具备最高的性价比;粕类价格虽然受高供给压制,但是需求同样旺盛,关注美豆的天气影响,一旦供给端出现“意外” ,粕类也存在再度启动快速的牛市行情的可能;如果天气完全正常,那么粕类维持震荡走势;总体来看,粕类向上的空间大于向下的空间。他们同时认为 2016 年菜粕的底部已经探明,目前处于慢牛阶段,低于 2200 元/吨将是低估区域,而上方空间需要根据美豆的走势来确定,总体来看上涨空间大于下跌空间;而菜油的上涨行情比菜粕更为乐观,7000 元/吨下方很难再看到,而上方目标位应该在 9000元/吨上方。

  除了农产品大宗商品之外,与农业相关的股票也有可能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获益。长江证券强调,2017 年农业投资必须重视二个关键词,即通胀与农业供给侧改革,二者将共同驱动2017 年的农产品价格全面上行。从投资角度讲,2017 年可以兑现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即是盈利整体提升的玉米产业链。通过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量,发展玉米深加工业,解决库存消耗难题,加之玉米需求端改善,2017 年玉米价格将有望见底回升。通过历史数据我们可以验证,玉米产业链将通过以下方式受益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玉米价格上涨,一是玉米价格上涨使得以北大荒为代表的耕地资源型企业将充分受益土地租金上调;二是玉米价格上涨使得玉米种子企业受益优质玉米种子需求增长及提价;三是去库存的供给侧改革将通过加大补贴提升燃料乙醇行业盈利,此外,原油价格上涨往往能够同时拉动燃料乙醇需求和玉米价格,并使得乙醇生产企业充分受益。标的方面种植板块重点推荐北大荒、种子板块重点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玉米深加工行业重点推荐中粮生化。

  CPI的上涨会带动通胀率的上涨,为保证资金的收益率,市场的名义利率也是有大概率上涨的可能;同时,美联储在12月的利率决议中暗示17年将有不止一次的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上浮将加剧中国资本外流,人民银行是否会在市场利率上涨和人民币外流的双重压力下被迫进行人民币加息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网友认为会加息,而50.4%的网友认为人民银行不会加息。

  其实现在央行就是否加息这个问题上处在两难的局面中,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平稳复苏和美联储的加息势必会加剧国内的资本外流状况,不利于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如果加息,则很可能会导致人民币相对升值,不利于出口的增长,经济下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将会如何选择,值得各位投资者重点关注。

  光大证券张文朗指出,虽然经济增速承压,但多重因素制约利率下行。首先,“类滞胀”逐步兑现,CPI上行预期加大,央行净投放逐步收紧,缩短放长引导资金利率上行。其次,央行主导的“去除债券杠杆”的政策制约利率下行,当前整体市场杠杆不高,但非银金融机构的杠杆较高。债市去杠杆仍未结束,银行间平均7天回购利率(R007)和存款性金融机构的7天回购利率(DR007)之间的利差自2015年初以来趋势上行,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仍有下行空间。再次,人民币贬值压力制约利率下行。

  中财期货认为,受防范风险和去杠杆的影响,利率面临上升的压力;但是由于债务和杠杆的压力利率不能出现快速的上升,因为在经济处于下降的压力下时,过快上升的利率将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活动开展,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所以货币政策未来仍然是中性偏紧的状况。利率走势上有顶,下有底。

  隔夜SHIBOR走势

  由于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呈反向变动,而市场利率直接影响着债券的收益率,在目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资金面紧张没有彻底缓解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持续多年的大牛市似乎将要迎来拐点。对于国内债券市场2017年的走势,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网友表示2017年债券市场整体将会下跌,只有22.6%的网友认为17年债市走势将会上涨。

  5年期国债期货当季连续合约结算价

  对于债券市场的走势,机构们普遍表示不乐观。海通姜超指出,债券数据显示17年主要品种信用债到期量约3.4万亿,17年实际到期量或达4.56万亿元,与16年基本持平。主要品种信用债应付利息达到5023亿元,较16年约增长22.3%。全年偿债压力均较大。2017年信用债到期量月度分布较为均匀。从存量债券到期情况来看,3月和2季度仍是偿债小高峰,但考虑到年内发行且到期的短融多在下半年到期,因此三、四季度到期压力也较大。

  光大证券张文朗表示,由于上游行业价格上涨推升下游行业成本,产业债上游行业信用风险逐步向下游行业转移,钢铁、煤炭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下降,但建筑装饰、房地产、商业贸易等信用风险提升。城投债要谨防置换冲击,在2018年8月置换完成后,将彻底明晰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未来将力推城投企业向一般类工商企业转型,在保证不发行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城投违约或逐步出现。

  中银国际资管曹阳指出,货币政策趋于谨慎,长债的机会越来越少。企业部门杠杆高企和产能过剩是中国当前相对其他国家最主要的问题。去杠杆的有效方法一般是资金紧缩,即提高短期资金利率,形成倒挂的收益率曲线,用经济手段强迫实际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债券市场经历了近三年的牛市,收益率普遍位于历史低位附近;金融机构通过加杠杆的方式追逐债券资产,使得信用利差降至历史水平。随着央行降杠杆意愿的增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低成本资金供应将逐渐减少,借短放长的债券配置策略会受考验,长债价格可能持续承压。再通胀也是我国政策转变的一个主要挑战,这也是看淡长期债性资产的另一理由。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希望能为您2017年的投资提供一些小小的助力,祝大家在团圆夜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同时,年后投资收益率跑赢通胀率,在财富自由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标签: 央行 五成 变动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