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态度的严厉和交易门槛的大幅提高,使得存量分级基金将迎来生死大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分级基金来说,一旦跌破清盘线或不满足挂牌条件,其继续上市的前景将会变得暗淡。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月基金子公司共计新增备案产品211只,继续创单月历史新低,此前最低为290只,为去年11月创下的纪录。与此同时,去年四季度基金子公司共计减少1546只产品,规模也同步缩水6462.42亿元,随着新规的正式实施,子公司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1月新产品备案环比缩水50%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以来,子公司产品备案数量每个月都在下滑,虽然去年12月份一度出现反弹,新增备案产品数量达到485只,但依然难以回到征求意见稿出台前的水平。
新年伊始,1月份211只新增备案更是创下历史新低,较近半年来的高点804只大幅缩水73.75%,即使相比2016年12月的485只,也缩水超过50%。
存续产品清理为新业务开路" style="border:#d1d1d1 1px solid;padding:3px;margin:5px 0;">
从单家子公司来看,1月份能够维持去年12月水平的并不多,其中光大保德信、鑫元、国金、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和银华等少数基金公司的子公司环比实现增长,国泰、中海、富国、宝盈、华夏、长城等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则实现了与去年12月份持平,剩下的67家基金子公司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
金鹰、银河、方正富邦等11家基金的子公司1月份均未有新产品备案,其中有不少公司在去年12月份曾有过10只以上的新产品备案。此外,1月份仅有中邮创业、兴业、嘉实、易方达和鹏华5家基金的子公司新增备案产品10只以上,但是较去年12月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存续产品清理为新业务开路" style="border:#d1d1d1 1px solid;padding:3px;margin:5px 0;">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子公司总经理表示,如果子公司不增加净资本很难有机会突围,但增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净资本缺口太大,增资一点点解决不了问题。”
沪上一家基金子公司中层业务人士给出一个数据,即短期内基金子公司想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至少要得到10亿元以上的净资本补充,但这并非每一家基金公司都能够做到的。
存续产品清理为新业务开路
与此同时,对现存到期产品进行清理也是近期子公司正在忙碌的一大事项。
从协会公布的2016年四季度基金子公司产品业务规模来看,整个四季度基金子公司共计减少1546只产品,规模也同步缩水6462.42亿元,但是去年四季度基金子公司共计新增备案产品数量1114只,意味着去年四季度老产品清理数量超过2600只,基金子公司似乎已开始按照新规对原有产品进行大规模清理。
上述基金子公司总经理表示,“在对子公司进行净资本约束后,做新业务只能依靠存续产品到期释放出占用的风险资本来开展,管理规模会越来越小。”
对于基金子公司而言,目前只有尽快清理已到期的存续产品才能更快地发展新业务,在注资无望的情况下,这也成为了唯一的办法。
“公司业务部门一般都是事业部制,如果以后没有业务可做,部门就可能会被裁撤,短期内发展是谈不上了,只能等待机会。”该基金子公司总经理表示。
(原标题:基金子公司1月新增备案产品缩水50%,更惨的是部门可能被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