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都是命
这个时代的人命运波云谲诡,这也充分体现在买卖房子上面。
我周围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在这命数上或幸运或倒霉。慢慢的,朋友们的贫富就分出层次了,就像老北京芝麻烧饼,混杂不清,滋味各异。
虽然二十多年大家都还同样干着以前的工作,面孔或成熟或老去,但大家心知肚明,相互之间的财富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因为你有几套房子,或者你在北京哪些地段有房子。
我们单位有许多老北京的员工,早些年,有身份的人家会有套四合院。有几个作家兼编辑,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出版一本小散文,得到的稿费就能买一套小四合院,有个散文家写了本比较畅销的散文,就买了个大院子。
至少在90年代中期,单位分房子还是能分到胡同里的平房,还都在东城的核心地段。那时候,有级别的领导才能住有厕所、有厨房、统一供暖不用烧煤球的楼房。
这就种下了不平等的根:社长不如群众,老编审不如新编辑,更新的编辑在房子的事情上就别想了。
眼见着老同事一个个都成了实实在在的食利族,所谓食利者的含义无非是指以财产收入为生,在今天的社会里,这没有什么不正当的,时者,命也。收入和财富之间的变数越来越大,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再也不是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了。
要说在房子上奋斗而遭遇不测的事也见得很多。我有个朋友老向,很早以前就热衷买房子,那些年北京开亚运会,开始向北四环扩展,四环外修了许多小三居户型的板楼,他说他买了两套,每套十七万元,惊得大家目瞪口呆。后来又说他买了碧水庄园、紫玉山庄。
他房子多了,大家就玩不到一块儿了。那些年每次聚会都有一个必备项目:参观他的新房,赞扬他的新房,但是就没见过他住过新房。后来大家也买房了,参观事宜总算告一段落。
照理说,他是非常有房子了,可前几年我们每次见到他,都是住在三环某宾馆的某个房间,他的太太、老妈都和他住在一块,甚至他女儿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外孙扔给老两口带,也住在宾馆里,那家宾馆被弄得像一个北漂努力扎根的地方。
我问他,你有那么多房子为什么要住在宾馆?我知道住宾馆花费也是不菲的,依他的能耐也没啥问题,但总有点家不像家,居无定所的感觉。他说,他这些年倒霉死了,先是把碧水庄园、紫玉山庄的房子卖了,去山西跟人合伙开煤矿,两年下来也赚了些。后来,当地政府说煤矿小,资产不够,违规地方多,强行给关了,合伙人连夜卷钱跑路,他报警追了两年,才知道这个合伙人就在北京,将钱投到房市股市里。老向这两年都耗在这场官司上了,为打赢官司把最后一套房子给卖了。
老向的官司打了两年,耗资上百万元,倒是也打赢了,可执行太难,合伙人的几套房子虽然被冻结,但是欠债的人太多,先执行谁后执行谁是个难题,他买的房子产权也是一团乱麻,两年都理不清。
老向虽然还住宾馆,现在反倒高兴起来,判给他的几套房子都是学区房,依现在的房价那可是好几千万了,比前些年翻了好几倍,还高出他当年的投入。
如今的老向头发大部分白了,眯缝着眼最爱转载控诉政府高价卖地,制造地王,拉升房价,贫富悬殊加大,价值感崩塌,实业走投无路等等容易被和谐的微信。
来源: 地产杂志
原标题:买房卖房都是命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