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央高层“对雾霾等重大民生关切要组织专家攻关”的指示精神,国务院多个部门近期相继召开雾霾治理专家研讨会。
1月17日至18日,环保部在北京召开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及趋势分析学术研讨会。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顾问组5名院士和总体专家组25名专家,以及全国各地大气领域各研究方向的专家代表受邀参会。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到会讲话表示,希望科学家们加强大气污染成因、成份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为提升大气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大气污染成因、大气污染控制、空气质量趋势分析3个主题展开讨论,以理清我国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与成因,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的方向与重点措施。
数日后,1月22日,科技部也召开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会上,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牵头的专家组介绍了雾霾监测预警、源头减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健康等方面科技进展。
在这一波研讨中,多位专家指出,现在人们一提到机动车尾气污染首先会想到小汽车。但有一个更大的污染源往往被公众忽略,那就是柴油机尾气。
“实际上,我们对汽油车特别是私家车的污染管理已经非常严格,有些方面甚至比西方国家做得还好,但柴油尾气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召开的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鲍晓峰研究员说。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5年,占比仅有12.6%的柴油车,其氮氧化物(372.0万吨)和颗粒物(53.6万吨)排放量却分别占到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和99%以上。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一般高于汽油小轿车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大气污染与控制专家贺克斌在会上解释说,柴油尾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以颗粒状存在,单颗粒在10到50纳米,非常细。“很多柴油尾气排出来的颗粒物甚至比PM2.5、PM1还小,并且上面还附着很多重金属物质。”
而对于柴油尾气污染,很多人习惯说柴油车、大货车,但贺克斌指出,柴油尾气污染的来源远不止此,船舶、飞机、农用机械、工业机械产生的柴油尾气污染等很容易被人忽略。
尽管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重型柴油车、远洋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包括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等)等柴油机的监管做了总体性规定,但由于监督部门年检不严、油品不过关等问题,导致柴油车尾气管理政策效果不太明显。
对此,贺克斌表示,应从车、油、路三方面入手进行柴油尾气排放控制。一方面要持续并同步地加严新车排放与燃油品质的标准;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经济措施、城市规划等手段。
专家们认为,新型发动机技术、燃烧技术、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能极大缓解柴油尾气污染。目前正在应用的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包括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为核心技术和颗粒物捕集为核心技术。贺克斌表示国V达标需综合使用两种技术,这样可以同时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