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17]第25号)
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月9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〇一七年二月九日
【相关新闻】
连续四天暂停逆回购 央行在憋什么“大招”?
继2月4日、6日、7日连续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后,2月8日,中国央行再度公告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OMO)。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月22日,将共有18500亿元的OMO和MLF到期,同时节前央行通过TLF(临时流动性便利)释放给大型商业银行的约6000亿元资金也将到期。在这样严峻的资金面压力下,央行连续四天暂停逆回购操作,也没有新增MLF等其他渠道投放流动性,市场上开始担心:央行是不是在憋一个“大招”?
回顾历史,这是自央行自2016年2月18日宣布实行OMO常态化(即原则上每个工作日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际上2016年1月28日起OMO就已经“天天见”)后第三次暂停逆回购操作。
第一次暂停逆回购是2016年3月1日,由于前一天刚刚宣布降准,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所以此次暂停逆回购两天才重启。2016年农历春节前,央行曾连续六周实施净投放,规模大概在1.7万亿元,随后在春节后四周连续实施净回笼,累计净回笼在1.6万亿元左右。如此看来节前投放流动性节后回笼是“惯例”。
第二次暂停逆回购是2016年10月8日,也就是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再次暂停一天逆回购操作。10月8日-14日,共计有44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逆回购和12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及55亿元三年期央票到期。此次暂停逆回购被解读为配合国庆节前后的各地楼市新政,此前10月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刚刚在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第一次暂停逆回购与本次暂停在时点和体量上均有较强的可比性,但差异也很明显:第一次暂停时资金面明显更加宽松,SHIBOR隔夜利率整体下行,而本次暂停却是在资金利率整体上行的趋势中进行的;政策基调也不同,货币政策已从“稳健偏宽松”转向“稳健偏中性”,央行不再为即将到期的资金提前释放流动性。结合年前MLF利率上调和年后OMO以及SLF利率的上调,说明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态度十分谨慎,最终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去杠杆。
当前货币政策处于掉头引导期,缩短放长,延长流动性投放工具期限引导长期利率上行是调整的必要步骤。OMO只是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万一市场有新的变化,央行的灵活性很高。央行可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多,这次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