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是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的经济发展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但要实现全面振兴,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调研时,针对东北形势提出“四个着力”的明确要求,为东北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是难点所在,更是关键之举。
偏离轨道的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结构与全国相比,存在相背离的状况,而且背离程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笔者将其称之为“偏离”现象,主要体现在:
工业结构偏离。在全国排名前八的行业中,东北地区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只有1.1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占比重只有4.04%,而广东分别为31.3%和17.67%,江苏分别为20.34%和23.07%,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按规模排名是第一位,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名第五位,这些是20年来崛起的主导产业。在东北地区主导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比较优势产业多数为传统产业,其中,原材料与工业能源产业优势最大。比较优势产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地区开采辅助活动占全国比例的30.46%,但其市场规模只有2099亿元,居于38位,排名靠后。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偏离。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行分析:2013年以前,辽宁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并且高于广东省,2013年以后,辽宁固定资产投资额开始下降,广东超过辽宁;吉林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来看稳中有升,黑龙江省是先增加后减少。辽宁和吉林两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以重工业、老工业为主,进一步加剧了偏离的工业结构;而广东和浙江的投资结构兼顾重工业和轻工业,包括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纺织业等;黑龙江省投资较多的行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包括农业、批发业、仓储业和水利管理业等。
高技术产业结构偏离。东北地区的高技术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高技术企业数量减少了50家,只占全国高技术企业数量的5%左右。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比例较大,占13.36%,但是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市场规模较小,只有3028亿元,电子通信制造业是其22倍,相差非常悬殊;市场规模较大的计算机办公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的占比也较少,只有0.54%和1.53%,而江苏、广东在这两个领域的占比分别为21.14%和19.97%、32.97%和24.97%,通过对比,就会发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例是8.4%,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是7.72%,说明东北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例只有6.13%,这说明东北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欠佳,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推进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结构调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最终效果,所以必须瞄准这个阻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尽快根治“顽疾”。
一是着眼于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须及时准确对接国内外新兴市场,要根据经济发展大势和市场风向变化,因时而动,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逐步提高深加工产品、轻工产品、高技术产品和快速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同时纾解传统产业过剩产能。近年来,服务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迅猛,特别是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行业方兴未艾,东北地区也急需大力发展这些前景非常广阔的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二是着眼于创新。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给人感觉“暮气沉沉”,产业结构犹如“一潭死水”,很大程度是由于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科学技术领域的微观创新至关重要,但组织管理方式上的宏观创新也同样重要。微观创新如同一针助力剂,对结构调整立竿见影,直接推动科技型企业和高技术产品更上一层楼;宏观创新更倾向治本,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可以用宏观创新来激发和解放生产力。
三是着眼于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是基础资源,也是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资源。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作支撑,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一定程度上讲,推动结构调整的过程是集聚人才的过程,也是促进人才转型升级的过程。调整优化工业结构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服务业人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近些年来,东北地区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结构调整乏力、经济发展滞后几乎形成恶性循环,要及时扭转这一局面,必须进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轮驱动,才能为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集聚更多的智慧和人气。
推进结构调整的落脚点
调整优化结构的目的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这就要把各方面有利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所有要素中,新型产品、新的企业、新兴产业这三个要素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三新”汇聚起来就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其中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或者说,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培育,所以及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力度,是关乎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长远之计。
培育更多更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总体讲,需要“三项”同时发力。第一项是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把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技术、动态市场衔接起来;第二项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展起来;第三项是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把市场经济和各类社会资本有效对接起来。只有通过“三项”发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能稳固支撑起结构调整的成果。
推进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结构调整要聚焦“加减乘除”,在深刻领会并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东北地区调整优化结构应当秉持如下原则。
循序渐进,推进调整进程。东北的困难和问题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足够的定力与耐心,一定要克服“一口吃个胖子”的心态,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消化过剩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妥善分流从业人员开始,不断积量变促质变,把发展重点一步步过渡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各类民营经济上来,使产业结构趋向市场化、多元化、外向化,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
去粗取精,促进深度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从辩证的角度看,这也是独特的优势所在。比如辽宁,传统工业基础比较好,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一直是手中的“撒手锏”,在新常态下,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说该升级的升级,该转移的转移,该淘汰的淘汰,通过改造升级,可以把传统工业的精髓继承下去、发扬下去。
错位发展,保证调整效果。在当今科技发展浪潮中,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许多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都是一经面世就被广泛看好的,比如智能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配套、生物医药等等,这些项目产品现在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对当下推进结构调整大有裨益。但是,东北地区在项目建设上也要居安思危,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雷同项目,避免若干年后再次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在这一方面,政府部门一定要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尽快建立产业引导和预警机制。
持之以恒,实现调整目标。推动结构调整的过程如同“破冰之旅”,需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持续发力。东北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需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制定出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规划,编制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认真落实,有条不紊地推进,才能打赢全面振兴东北这场硬仗。
【作者简介】戴玥,1969年7月生,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任辽宁省阜新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专业副教授,也是辽宁省委党校系统智库专家成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管理研究,出版专著一部(书名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辽宁工业转型升级》),发表省级论文5篇,国家级论文2篇,主持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6项,讲授的专题课主要是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和阜新转型升级等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对区域经济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