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36102.6亿元、14083.7亿元和362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2%、1.5%和3.9%,比2020年1-3季度分别提高1.1个、1.5个和2.4个百分点。这是北京市统计局今天发布的。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数据显示,从生产领域看,京津冀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3%、1.6%和4.7%,增速比2020年1-3季度提高2.4个、1.5个和2.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4%和3.3%,提高0.9个、1.3个和2.1个百分点。
从需求领域看,三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增长2.2%、3.0%和3.2%,增速比2020年1-3季度提高0.4个、1.7个和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下降8.9%、15.1%和2.2%,降幅收窄4.2个、1.7个和1.5个百分点。
从民生领域看,北京2020年4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4.1%,各季度均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内;天津2020年全年新增就业37.09万人,调查失业率呈现稳中有落态势;河北城镇新增就业85.9万人,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6%,低于4.5%的计划目标。
区域经济韧性增强
2020年,北京市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从文化中心建设看,2020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达到1.4万亿元,上市文化企业占全国三成。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看,2020年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316.2亿元,增长10.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
天津市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全年增长1.5%,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2.9%。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与上年相比速度、占比双双提高。
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进展。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14.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构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60.7%和38.2%。
新动能发展增强“经济韧性”
2020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和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和6.9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和4.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5.4%和26.1%。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5.9%和23.2%。
在疫情冲击下,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2020年,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1%。天津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33%。河北直播带货、在线营销等新模式逆势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7.8%,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2020年,北京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领域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9%、13.4%、9.7%。天津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6倍、70.3%、28.5%。河北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分别增长25.3%、21.7%、6.6倍。
协同联动凝聚合
力
生产要素流动提升区域发展活力。2020年,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额1438.4亿元,占引进内资的49.1%。三地间技术合作日益紧密,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033项,成交额347.0亿元,增长22.7%,京津与河北共建的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95家,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两翼”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潜力。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大功能节点取得阶段性进展,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雄安新区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域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6倍,雄安高铁站正式投入使用,白洋淀流域治理全面推进,“千年秀林”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治理成效明显。 (记者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