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GDP数据陆续公布,上半年长三角GDP十强城市尘埃落定。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进入十强的城市没有变化,但宁波反超无锡,跻身前五。
制图 潘晟
沪苏杭稳居前三
20102.53亿元,上海上半年GDP首度迈过两万亿元,经济总量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城市中领跑。
“上半年,上海GDP总额较2020年同期净增加2746亿元,实现了高达15.82%的名义增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在疫情冲击下取得的“成绩单”,显示了上海在化解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供应链和产业链不确定性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
排名第二的苏州,上半年GDP达到10684.66亿元,成为长三角第二个上半年GDP过万亿元的城市,GDP名义增速达18.1%;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7.2%。
在温建宁看来,苏州的“成绩”应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来观察。
“苏州依靠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赢得了发展红利。”温建宁指出,“上海凭借国际大都市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聚集要素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发展溢出效应。这也说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顺应了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具有十分明显的向外能量输出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帮助相邻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和进行配套布局,紧跟时代和新经济发展的脚步享受发展溢价。”
相较而言,数字之都杭州的增速略逊于苏州——名义增速为17%,介于上海和苏州之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与上海持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创新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温建宁解释称,“先发城市率先实施数字经济创新行为,发展吸引了最为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但当创新步伐减缓,或数字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普及后,由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带来的红利就会减弱。对杭州而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谋求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甬锡排名易位
名义增速高达21%,宁波凭借上半年的高速增长,超越无锡,跻身长三角第五大城市,成为一大看点。
“这说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宁波更好地找到了自身和上海以海相连的发展定位,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导向深化沪甬全方位合作。”温建宁指出,宁波在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实现高端产业发展破局,利用港口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层次贸易,在跨境贸易、转口贸易和易货贸易等新型贸易上发力,以大宗商品离岸和在岸贸易主体发展新型贸易,使制造业和贸易业GDP实现较快的增长。
在温建宁看来,无锡“屈居第六”,与周边城市密切相关——“夹”在苏州和南京之间,既面临南京省会城市发展对高端人才的抽离影响,也面临苏州在产业转移上的“截胡”,因而暂时陷入了发展后劲不足而竞争过度的时局,“无锡或需要更有魄力的决断能力”。
经济发展不均衡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GDP前十强城市的经济总量达78616.20亿元,相当于长三角经济总量的60%。这十座城市中,安徽仅省会合肥入围,而江苏的五座城市均来自苏南。
温建宁认为,这既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表现,也是财富分配不均匀的表现,背后是产业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的不均衡。
“自古江南繁华,吸引了人口集中,而人是活化的生产要素,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既支持了生产创新,也支持了消费活力。”温建宁表示,江浙形成了大量有活力的城市集群,源源不断地吸引人口流入,创造了更加繁荣的手工业、形成了发达的城市商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创造了特别丰厚的GDP增量。
相较之下,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是很重要的‘吃饭产业’,但在GDP的计价中却是低产值的,也难以实现财富的积累。”温建宁指出,“安徽只有省会合肥入围GDP十强,也是第一产业包袱过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