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受中美摩擦、政策监管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港股市场表现普遍不好。尤其是在美国、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经历了高开低走,从年初的高点调整到现在的底部区域。但是,机构普遍认为许多中概股将于明年回归港股市场,而这也将拉开明年港股火热行情的大幕。
滴滴启动纽交所退市引发市场对中概股集体退市的担忧
12月3日,滴滴出行宣布“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该事件引发市场极大担忧。
就在此前一天(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通过一项法规修正案,要求在美上市中资企业披露更多信息。受此影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都出现集体下挫。
消息面上,美国市场监管机构周四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其将无法向审计机构提供信息的外国公司从华尔街交易所摘牌。这可能会阻止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
有媒体指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这一规则推进了一项进程,最终可能导致200多家中国公司被美国交易所剔除,并可能降低一些中国公司对美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证监会:美方无故打压是“多输”做法,禁止企业赴境外上市是误解误读
12月5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中美双方在中概股审计监管领域一直在开展合作,也曾通过试点检查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为双方打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但是,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近年来把资本市场监管政治化,无端打压在美上市中国企业,胁迫中国企业退市,这不仅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法治理念,也损害了全球投资者利益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是一种「多输」的做法,对谁都没有好处。
同时,上述发言人称,中国证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始终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近期,个别媒体报道中国监管部门将禁止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赴境外上市,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这完全是误解误读。据我们了解,一些境内企业正在积极与境内外监管机构沟通,推进赴美上市事宜。
回港上市标准放宽,中概股的最优解或许出现了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境遇也各不相同,有些企业的商业逻辑不被境外投资者所理解,但这并不代表其不是一家「好公司」,回归港股、A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港交所近期更新了关于海外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章程,将于2022年开始,降低回港二次上市的标准,主要包括:
1. 无须再证明自身为「创新企业」。
2. 主要面向采取同股同权架构、业务以大中华为重心的公司。
3. 市值门槛降低:从原先的市值大于400亿港元,或市值大于100亿港元且最近财年的收益大于10亿港元的公司,放宽为:市值30亿港元且具有5个完整财年的良好合规记录,或市值100亿港元且具有2个完整财年的良好合规记录的公司。
此前,自港交所新经济改革后,有意愿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共有19家中概股企业完成回港上市:
中概股「回流」热潮或继续提速
毕马威近日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1年回顾及2022年展望》。美国、香港和A股市场继续引领全球IPO 市场。这些交易所2021年募资总额达2,631亿美元。
毕马威表示,2022年的市场气氛将继续受到全球疫情发展和其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香港的IPO市场仍然畅旺,超过180家公司寻求上市,香港有望来年继续跻身全球领先上市地之列。
另一咨询巨头安永预计,明年港股IPO融资规模有望超3500亿港元,将再次进入全球前三。若有巨型IPO出现,有望达到4000亿港元。
香港今年前十大IPO中,90%以上的集资额来自独角兽和回归的中概股。预计明年科技、传媒和电讯,及生物科技与健康等,将是香港IPO募资的主要增长引擎。
瑞银中国区总裁金弘毅在媒体电话会上表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约有240家,总市值为9.2万亿港币,其中有17家企业已在港完成二次上市,这部分企业的市值占比为69%,因此从市值角度来看,很大一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此外,另有27多家企业并未在香港上市,但已符合在港上市条例。预计,这20多家企业可能在明年陆续选择来港上市,因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平稳的过渡方法。回港上市热潮或将兴起。
港股估值目前全球最低,明年有望强劲反弹
编辑/yabo